362【还是那颗歪脖子树】-第2/3页



  “谢万岁爷赏识!”王德化立即打蛇上棍。

  皇爷、爷爷、万岁爷这种称呼,在明代属于内廷对皇帝的专称,而且还必须跟皇帝关系亲近才行。

  到了清朝,外臣也能这样喊。

  那是因为,一些满清外臣,是皇室的包衣出身,是以家奴身份来称呼皇爷、万岁爷。

  汉臣要是没有包衣身份,还没资格称呼满清皇帝为万岁爷。

  士兵开道,李自成骑马走在前头,刘宗敏落后一个马位,接下来才是两位军师,王德化、高淳两个太监只能一路小跑。

  队伍来到午门之外,上百个文武官员,正齐刷刷跪在那里等候。

  王德化立即冲上去,指着群臣大骂:“误国贼,天子何在?尔等来此何干!”

  众臣回答:“跪迎天子。”

  “尔等皆是误国贼,大明败坏至斯,都是你们造的孽,还有脸来跪迎新皇?”王德化开始拳打脚踢,照着群臣一顿胖揍。

  “打得好!”

  大顺士卒欢呼喝彩,都觉得王德化是个好太监。

  李自成在半路上颁了一封诏书,内容没有提不纳粮,而且还主动给崇祯洗地。说崇祯并非昏君,是被内外臣子蒙蔽,是贪官污吏搞得民不聊生。又说崇祯不是昏君也要丢天下,证明大明已失天命,理应由他李自成匡扶社稷。

  诏书颁发足足一个月,这种说法已经成为共识。因此士兵和百姓,都不痛恨崇祯,认为是贪官污吏在干坏事。

  王德化此番举动,打骂文武大臣,一是表明跟旧朝划清界限,二是在拥护新皇的诏书内容。

  上百个文武大臣,就那么跪在午门前,任由一个太监殴打辱骂。

  李自成笑着对刘宗敏说:“满朝公卿这般怂样,难怪大明会丢了江山。”

  刘宗敏冷笑道:“陛下别看他们这时狼狈,以往搜刮民脂民膏,可是一个比一个凶狠。”

  “说得对,”李自成郑重点头,“他们搜刮民脂民膏,我就来搜刮他们的膏水。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宋献策立即附和:“陛下英明!”

  “唉!”

  牛金星暗自叹息,任由太监打骂公卿,又不自己培养官吏,今后谁来管理地盘,今后又怎么跟赵瀚争天下?

  别看李自成占了那么多地盘,许多城池都处于无政府状态,农赋与商税根本收不上来。

  王德化与薛国观有仇,他把薛国观痛殴一番,喝问道:“你这首辅,便是误国贼之首。快快说来,大明天子何在?”

  薛国观心中又怨又怒,却不敢露出丝毫表情。他把这个仇记下了,留着今后慢慢回报,当即俯首回答说:“大明皇帝或在后宫。”

  王德化站直腰杆大喊:“打开午门!”

  ……

  崇祯与后妃,在西苑吃了顿酒,没有任何佐酒菜,因为厨子不知跑哪儿去了。

  “你们,都上路吧。”崇祯带着些许醉意,监督皇后和妃子们自杀。

  他一辈子都极为要强,拉不下面子投靠赵瀚,因此只剩下君王殉国这一条路。

  君王既死,后妃也不可活,活着就是对大明的侮辱,说不定还会被乱兵轮番淫辱。

  周皇后流泪道:“夫君珍重。”

  几个妃子,也都流泪,最后抱头痛哭。

  崇祯转身走到门外,茫然看着天际,仿佛人生就是一场梦幻。

  几条白绫挂起,陆续传来凳子倒地的声音,每一声都砸在崇祯的胸口。

  崇祯不想留在这里,让王承恩划船载他去湖对岸。

  那边是煤山,也叫万岁山,是整个北京城的至高点。

  攀登至万岁山的顶峰,崇祯俯视整个北京城。可惜他没有千里镜,肉眼看不得多远,只看到紫禁城内一片混乱。

  “我真该是亡国之君吗?”崇祯仰望苍天。

  如果赵瀚在此,肯定会说:你真是。

  且不提这个时空,历史上决定大明生死那一仗,洪承畴和祖大寿没有任何责任。他们两个除了最后投降,整场战争都可圈可点,甚至可以说没有出现丝毫失误。

  当时,满清的军粮严重不足,只要明军不犯错误,打呆仗都能赢得胜利。

  一个陈新甲,一个张若麒,不断催促赶快进兵,洪承畴几乎被架空指挥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