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赵濯尘】-第2/3页



  这种情况,赵瀚至少得是秀才,童生的思想会遭人鄙视。

  当然,蔡懋德也可以不要脸,不管铅山士子的非议,将“格位之论”占为己有。

  蔡懋德仔细思索,想出一个折衷法子,问道:“你可愿拜我为师?”

  提学官主动收徒,童生还不赶快拜师!

  赵瀚起身作揖:“督学好意,晚生心领了,但晚生已有老师。”

  不愿意?

  当面拒绝?

  蔡懋德瞬间愕然,心中生出一丝怒火。但他心学功夫高深,立即把怒火压下,诱惑道:“又不是只能拜一人为师,待我明年离任,你可追随我履任新职。”

  那就更不能拜师!

  我是要造反的人,跟着你到处做官吗?瞎耽误我时间!

  赵瀚一揖到底,沉默不语。

  “唉,罢了,罢了,”蔡懋德只能叹息,同时生出感慨,“能提出格位之论的人,果非凡夫俗子,你切莫走了李卓吾的旧路。”

  李卓吾,就是李贽。

  明末允许离经叛道,但好歹该有个限度。

  理学也是有宇宙观的,而且源于道家思想,即太极、阴阳、五行,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理学的根基。

  而李贽为了证明男女平等,直接否定太极的存在,甚至不承认《易经》之言,等于把理学的根子给刨了。

  李贽的成名之作,叫《焚书》!

  不是秦始皇的物理焚书,而是他自己要思想焚书。

  即便如此,仍有无数儒生追捧,其中还不乏名士,可见人们有多想冲破旧思想的牢笼。

  几十年前,李贽火到什么程度?

  各地出版商为了赚钱,新书往往署名李贽著作,短时间之内就能卖光。就像某个年代,啥小说都署名“黄易”,黄易的作品能摆满几面墙。

  赵瀚说道:“晚生明白,多谢督学教诲。”

  蔡懋德又说:“李卓吾离经叛道,其著作却畅销无阻。你则需要多加提防,因为‘格位之论’是真有用处!”

  啥意思?

  李贽的言论太过离谱,大儒们都懒得去批判。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有人说牛顿力学是假的,物理学家会站出来否认吗?对理学家而言,说太极不存在,就等于说牛顿力学是假的!

  而赵瀚提出“格位之论”,可看作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若是传播出去,大儒们会炸锅的!

  一些大儒,可能欣喜不已,主动接纳并完善格位论。

  一些大儒,可能暴跳如雷,不惜一切代价,对赵瀚进行攻击。

  “晚生既然敢说话,就不怕说话之后被人指摘。”赵瀚面带微笑,凛然不惧。

  蔡懋德也笑了,笑得很开心:“格位论传到江南,不知要掀起多大的风浪。下一任江西督学,若是个做学问的,可能会提携你,也可能会打压你。明白吗?”

  “晚生明白。”赵瀚说道。

  蔡懋德说道:“既然你不肯拜师,那我赠你一个表字如何?瀚,浩瀚也,不若字‘浩然’。虽不能保你一世,却能保你一时之全。”

  督学若是赐字,那么在其任期之内,江西儒生不会轻易攻击赵瀚,否则就是在打蔡懋德的脸。

  “长者赐,不敢辞,多谢督学栽培。”

  赵瀚拱手致谢,继而又说:“晚生也给自己取有一表字,今后行走于世,可能会更改过来。”

  蔡懋德有些生气,又有些好奇,问道:“你给自己取的什么字?”

  赵瀚回答道:“濯尘。”

  “哪个濯?哪个尘?”蔡懋德问。

  赵瀚说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之濯。‘无将大车,维尘冥冥’之尘。”

  蔡懋德顿时愕然,复又大笑:“哈哈哈哈,后生可畏也!”

  笑毕,蔡懋德站起来,整理衣襟,端正作揖:“你既已立心立志,此心志又博大艰难,务必百折而不挠。”

  “虽九死而无悔。”赵瀚说道。

  瀚,即有浩瀚的意思,也有清洗的意思。

  《无将大车》是描写劳动者忧患苦难的诗,劳动者推动大车,尘土遮天辟日。劳动者看不清前路,摸不清方向,百病缠身,终日疾苦。

  濯尘,有革除己身污垢,保持灵魂高洁的意思。

  濯尘,也是为劳动者荡平污尘,为劳动者清除障碍,为劳动者引导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