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3/5页





    韩总、杨老板、于东等人已经前排就坐。

    周讯以外,坐于一桌的三旦双冰高园园也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拖家带口的黄垒、徐山争等人则阻挡着各自娃对桌上美食的扒拉。

    刚进来的媒体们正在找角度架设机器。

    一切井然有序。

    “我们也都坐吧,一会开始了。

    方南对身边的自家艺人说完,走向最前排位置。

    “你这小子,声势搞的太大了,赶上开文艺晚会了。

    “十周年了嘛,发的邀请函比较多,但我也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方南笑着在韩总旁边落座。

    现场人确实挺多,预备桌已全部派上了用场,每桌10个人,现场保守估计有1200号人。但这事官方也不好多说,

    唐唐影视毕竟是私企,公司自己花钱搞成立10周年年会,外人能有啥看法。

    所以韩总简单说了一句便不再提。

    他旁边除了方南,还坐着局里一位司长呢,人都没说铺张浪费,他哪能去多管闲事。

    半小时上卫生间、扯闲篇时间一过,番茄卫视主持人登台,吵嚷声顿时小了下去。

    不是啥正规舞台,简单的开场白后,蔡宜依上台讲起创办唐唐影视的心路历程。

    蔡宜侬:

    我入行的时候,其实是想当编剧,从没有想过开公司当老板,办唐唐影视真的是命运使然。

    我出生于福建一个大家庭,爷爷曾是鹭岛市副市长,是爱国华侨,后来因为风波,一家人转去香江,由此开始家道中落。

    初一暑假,我陪母亲去电子厂给人打工,主要是往输送带上放电子产品。

    重复工作,一天要做10几个小时,我坐了一个月就快疯掉,妈妈一坐就是多年,一个月可以赚1000港元。

    从那以后,我就暗下决心,长大以后努力工作,报答妈妈。

    即使这样,我也没想过开公司。

    毕业以后,我做过记者、杂志编辑、电影宣传、金像奖筹委会制作统筹、演员资源总监等。

    25岁那年,我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创办了公司一一唐唐影视。

    《京港爱情线》也是公司成立的第一部剧,那是我第一次当制片人。

    当时,整个公司只有4个人,腾不出人手。

    我便从写大纲到做企划案,一个人做了好几个岗位,从制片人、经纪人到发行卖片,大小事务几乎全部亲力亲为。

    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管理财务是我弱项。

    台下的南哥曾笑我,同样的钱数三次,三次三个数目,这不是玩笑,这是真的。

    [掌声、大笑声...

    草创的唐唐影视做了第一部剧,再下来自然卖剧,但当时公司没有内地发行渠道,我只能把《京港爱情线》以一个极为廉价的价格卖给发行商。

    第一次失败的经历让我成长了很多。

    第二年,我开始学人做融资,我找到了李国利李导,找到了台湾电视剧制作机构,知晓了最好卖的电视剧是古装题材电视剧。

    于是,我做了第二部剧,让唐唐影视暂时站稳脚跟的《绝代双骄》。

    之后《天地传说之鱼美人》、《天地传说之宝莲灯》、《杨门女将》、《天下无双》走入华夏观众眼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