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长安破城-第2/3页



  酉时,天色昏冥,细雨飘扬,远处的城南与城西相继有火光窜出。随后,张辽、曹性等守城将士也相继败归宫中。此时不光西安门被破,安门、覆盎门的守卫也都溃散了,凉军们逐渐从城南各门涌到城西、城南甚至城北处,把守城门后,把围城的栅栏撤去,再以重兵守卫。

  未央宫内一片乱哄哄的,入宫军士至少有三千余人左右,却因为编制已乱,一时无统一调度。诸将都向建平将军董承汇报情况,董承再转告天子。天子身陷如此情形,也不由得面怀悲伤,他却不是因为自己而悲伤,他问董承说:“今日破城,京师隳没,乃是朕在城上胡言的缘故吗?”

  董承看着他尚显稚嫩又显青春的脸庞,心中升起一股同情,他劝慰道:“陛下不必自责,奋武与各位公卿都不曾反对,这怎会是陛下的过错?”

  然后董承又去问吕布的伤势,太医说奋武将军命大,挺了过来,但是什么时候能够伤愈,也只能听天由命了。听完这句话,董承感到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自己,他没有说话,只是下意识挺直着脊梁去整顿军队。即使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于此同时,各部凉军首领正式进入西安门,各自指挥着部署趁夜入城。凉军大部正源源不断地从三面进城,并开始进一步合围夺取城中宫殿。此时恶战大体已经结束,但各门各城尚没有完全接管。因为未央宫完好,尚待攻城,凉军仍勒令军纪,并无大的烧杀发生,只是严禁城中人出城,并收缴俘虏与投降的北军武器。

  在贾诩的安排下,诸将入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拜访皇甫府。皇甫坚寿与皇甫郦在得知王允已死后,对诸事都已想开了,府门之间的缟素都已撤去,打算用一些钱财向凉军买个平安,孰料凉军破城之后,不仅对他家秋毫无犯,而且竟又见到了凉军的首领几人,这让他们措手不及。

  贾诩与徐荣等人恭恭敬敬地对皇甫嵩的遗体行礼,而后又见皇甫嵩府上二十余人,家用不过两车而已,这让他们备为感慨,都说车骑真是清官,又想分给皇甫嵩家一些财货米面,被皇甫坚寿给拒绝了。

  贾诩问其缘故,皇甫坚寿直接回答说:“大人生前曾教导小子,不可受不白之财,尤其是军中之财。”

  见皇甫坚寿抬出皇甫嵩,贾诩不由苦笑,他问道:“侍中也曾在朝中为官,总不会也以为我等是包藏祸心吧?世事艰难,为人也艰难,车骑的下场就是我等的前鉴啊!若非求活,又何必走到这一步呢?”

  皇甫坚寿没有回答,看了贾诩片刻,说道:“此次贵军行动无影,作战如神,应当都是贾君的手笔吧。”

  贾诩吃了一惊,他左右环顾,见其余同袍都看着自己,显然也很吃惊。贾诩平时深居简出,也不亲自领军冲锋,最多是策马旁观而已,并无人知晓他军中谋主的身份,长安朝廷至今还以为凉军领袖乃是牛辅,孰料竟在今日被皇甫坚寿叫破,贾诩心中顿时起了杀心。

  皇甫坚寿倒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只如实说:“大人生前曾说,他死,朝廷必生乱事,若是董公能平息乱事,定然是贾君受到重用的缘故,因为朝中只有贾君才能与他仿佛。我等见董公已死,还以为便是贾君也无力回天,不料贾君才高如此!我等也不得不佩服大人先见之明。”

  贾诩听得冷汗都下来了,感叹说:“我能料生,车骑能料死,怎能说与车骑才能仿佛呢?”随后又顺口问道:“车骑可还有其余言语交代?若有困难,我等不吝财宝性命,也必尽力助之。”

  皇甫坚寿犹豫了片刻,还是答说:“谈何性命?我为家中大人求名,故延缓离京之事,如今心愿已了,只求贾君放我等离去。”

  “今日我等破城,必不伤及侍中,侍中何必离城呢?”

  “既是贾君问起,我便斗胆直言,大人生前还有言,贾君今日虽能攻破朝廷,但天下尚未定,人心尚未定,在大人看来,能成大事者,终为陈庭坚、刘玄德二人。将军今日虽胜,将来却不可知。”

  一旁的李傕郭汜闻言大怒,直欲对他挥刀,却被贾诩拦下。贾诩回头直视了皇甫坚寿片刻,仍笑着说道:“车骑说的自然有理,但是侍中也不必急着离去,并州大军前来,就在这几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