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王师与王者-第2/3页



  说到这里,那司马递了一个符印过来,部首识得汉字,上面是“与民生息”四字,司马又说:“若是诸位还有认识逃难的部民,麻烦也劝他们返回。”

  说罢,他就又策马跑回行伍中去了。

  一路上,刘备就以这种方式劝回了近八万部民,于是产生了颇为壮观的场景,在绵延十里的军伍两边,随行的是更多的匈奴部民,他们穿过定襄郡,自桐过架起浮桥渡过大河,而后缓缓行至美稷城东十里,自行在湳水北岸扎寨,令麾下众人不得随意走动后,刘备这才领了百名亲卫与部分将领,随之前往美稷。

  走到美稷城外时,诸王侯都出来相迎,刘备面带浅笑一一招呼,着重对大且渠说:“并州无失,赖有君啊!”而在王侯后的人群里,他在其中看见田豫,笑道:“好啊,国让,你年纪轻轻,功劳却已经超过终军了。”,田豫不好意思,说:“这都是夫人功劳,我哪里敢居功呢?”

  刘备这才发现没见到刘笳,他于是问:“礼容呢?”

  “夫人说这不是女子该在的地方,于是到左贤王屋中休憩了。”

  寒暄完,一行人往城中走。刘备这时发现,美稷集市此时仍在,其中还有不少酒肆,肉香扑鼻。他回头对王侯们说:“在路上行军七八日,我是很累了,不如这样,我们便在城外集市里用晚膳,我请客!”部下们都笑了起来,颔首应是。

  开馆的店家是个老胡,手下有五子一女打下手,他听说来的是护匈奴中郎将,大为惶恐,他对刘备推辞说:“我听闻将军贵为大汉宗室,如今又护卫一方,想必从小都锦衣玉食,吃不惯这里的腥膻。”

  刘备闻言则笑说:“这可抬举刘备了,大汉的宗室数十万,可顾不上我啊。我小时候早失父爱,与母亲相依为生,哪里有什么锦衣玉食呢?老哥你不知道,我十岁时还在街上卖过草鞋,都是我自己编的呢!”

  说到这,他回忆起童年,感慨道:“那些日子我日日喝稀粥,以致无论吃何物都觉得可口甘美,老哥你只要有些许肉食,今日就算丰盛了。”回过头来,他又与王侯们笑道:“我童年寒微,还望诸位不要见笑。”王侯们一片“岂敢岂敢”。

  店家这才给他们上菜,自从离石蒸过馒头,胡人也非常喜爱,称之为白饼,刘备此餐所用的便是白饼加羊肉。他就着葱蒜,边吃边与店家闲话,时人都以能吃为勇士之状,他就连着吃了三斤羊肉,店家见刘备吃得高兴,也笑道:“将军乃真力士!”

  等他吃完离去,围观的部民们都聚拢进来,问刘备与店家说了些什么。最后众人感慨说,传闻中郎将寡言少语,我们看不出来,但是他平易近人,心怀仁德,又不奢资靡费,我们今日都知晓了,如若是这样的人做国中单于,我们都是求之不得。

  饭后,刘备与国中王侯开了个短会,他也没问各部对朝廷态度如何,只是简单确认现在美稷能有多少军力,而后约定明日到城东整军,很快便散会。

  会后,刘备又去见了一个人。赫连凡莫死后,新任并州刺史张昶便被田豫等人软禁在城中,等待刘备的发落。刘备前来见他时,张昶吓了一跳,面容上很快显示出尴尬又悲哀的神情,他垂下头,对刘备拜说:“张昶见过刘使君。”

  刘备见他神色不安,便玩笑说:“我听闻文舒在城中颇善言辞,怎么在我面前如此拘谨?”

  张昶叹了一口气,他说道:“我本无意来此,只是家中兄弟在朝,老母尚在,为董卓效力,实为不得已。若是刘使君宽宏,还请放我回朝。若死,请速决!”

  刘备听他言语中敌视之意,脸色暗了下来,随即沉声问说:“如今国贼当道,文舒竟无意与我讨之?”

  刘备随即一剑砍在桌案上,案角落地,张昶为之瞠目,只见刘备责问他:“国家养士,所图为何?今我持三尺剑,与董贼一决生死,所为无非国家安宁,社稷康定。而文舒今日宁死,也不愿与我共赴国难,然明公在天有灵,当如何视之?”

  他最后总结说:“几日后我自当与凉人分胜负,若我得胜,当回城再问文舒,若我败亡,文舒便怀抱我首,自向董卓去请功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