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谅山府城



  第三天傍晚的时候,一行人穿过山间小路终于到了谅山府。暮色中,谅山府的城墙显得高大而坚固。

  安南的城墙是从周围山里采的青石垒就,看起来很是粗糙。城门处士卒刀枪林立,戒备森严。

  听说谅山君和丁大都督到来,谅山路宣抚使和谅山知府早早迎出了城外。他们一到,便毕恭毕敬的请入了城内。

  谅山府城不大,容不得大军进驻。因此千余神武卫将士驻扎在城外,只有丁大都督、杨牧云和百余护卫随黎宜民进城。

  傍晚的谅山城显得格外静寂,街道空旷无人。一行人先护送黎宜民回府,尔后丁列、杨牧云来到宣抚使衙门。

  宣抚使黎坤,年纪三十余岁,人看起来很精干,见丁列顾不得在谅山君府上稍坐一下便径直到宣抚使衙门,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一入衙,亲自引领丁列和杨牧云到自己的密室里来,这里摆着一个巨大沙盘,按比例制作了谅山周围方圆五十里的山川地形。

  “现在军情如何?”一入密室丁列便单刀直入的问道。

  “镇南关方面的明军并没有大的异动,”黎坤回禀道:“只是最近半个月盘查严了很多,很多物资不让通关了。”

  “哦?”丁列浓眉一挑,“大明都禁绝了什么?”

  “皮革、铁器还有硝石、马匹。”

  “嗯,”丁列面无表情的点点头,又问:“对面明军的兵力有没有增加?”

  “这个......”黎坤思忖了一下道:“据打探,镇南关只增加了两营广西本地的土司兵,并没有大明外省兵马到来。”

  “唔,”丁列颔首道:“那谅山周围的布防如何?”

  “回大都督,”黎坤垂首道:“谅山周围四寨,分别为禄平州、文渊州、文兰州、脱朗州,驻扎的兵力一千到两千不等,文渊州距镇南关最近,只有十里,为谅山府正北门户,驻扎兵力最多,共两千人。脱朗州和禄平州分为谅山府左右犄角,各驻扎一千五百人。文兰州在谅山府侧后,只留驻了一千兵马。”

  “那谅山府呢?布置了多少兵马?”

  “两千,”黎坤道:“若是战事一起,谅山府还可以组织几千丁壮,但所有加在一起,也不过万人。而且战马奇缺,合起来不超过二百匹,机动力不足,一旦被分割包围,各据点之间很难支援。要是明军真的打过来,三万以内下官这里还能支撑一阵,要是超过五万......”顿住了口摇头不语。

  “那谅山府储备的粮食能够吃多少天?”

  “三十天,”黎坤不假思索的道:“不过下官这里守城器械不足......”

  他还未说完丁列便打断了他的话,“你回来写份单子报到兵务司就行了,不用在我这里诉苦。”

  “是。”

  “最近你这里有没有抓到明军的探子?”丁列问道。

  “倒是抓了一些,”黎坤迟疑了一下说道:“可就是没有问出什么有价值的消息。”

  “嗯,你一定要加紧防范,”丁列道,“切勿要明人的奸细渗透进来。”

  “是,大都督,”黎坤目光看着丁列脸上挤出一丝笑意,“您一路辛苦,下官在府内已摆好筵席......”

  “本督累了,”丁列一摆手道:“想早些歇息,杨统制......”朝杨牧云道:“你去替本督赴一下宴,和黎宣抚使他们亲近一下。”

  “是。”杨牧云应道。

  ......

  筵席是在宣抚使衙门内摆的,谅山府大小官员陪同杨牧云以下的军中将官。

  黎坤和杨牧云还有谅山知府坐在一桌,佳肴美酒摆满了桌子,当然,还少不了声乐歌舞。

  席上,黎坤和谅山知府潘乐频频向杨牧云劝酒。

  “杨大人能够来到这里,使本官感到蓬荜生辉啊!”黎坤笑着说道。

  潘乐是矮胖子,他满脸堆笑的高举着酒杯对杨牧云说道:“下官今年三十有八,还是头一回见到杨大人这么年轻的都统制,真是年轻有为呀!来,下官敬杨大人一杯!”

  “黎大人,潘大人客气了,”杨牧云微笑说道:“大都督治军甚严,本官可不敢多饮,喝完这一杯就此打住,各位请随意。”

  “哎?杨大人说哪里话来,”潘乐挤眉弄眼的笑道:“现在又没有打仗,杨大人陪大都督一路风餐露宿,好不辛苦,喝几杯酒打什么紧,就算是大都督见了,也不会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