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主要矛盾的转变



  武曌这一番话,顿时让不少学子都是满脸哗然。

  事不可为就拂袖而去?

  难道不是该迎难而上?

  “明公主之观念,我不可认同感。”夫子的脸色也有些涨红,“若是人人皆事不可为便放弃,又谈何发展,谈何爱国为民?”

  放弃在如今的主流思想之中,是一个需要被批评的思想。

  在这样前所未有的大时代,更应该激流勇进,迎难而上。

  “夫子所言不错。”武曌即便面对夫子的质疑,反而轻笑起来,“但有些事实,却并非不放弃便可以做成的,曌刚问夫子,若是一不识字的农夫,爱国为民之心可登顶问心碑,能为相否?”

  “......”

  夫子的眉梢已经皱起,他明白了武曌想要表达的意思。

  最后,也只能无奈的说道。

  “自然不可。”

  “若是一兵卒愿为国牺牲,可为将否?”武曌又问。

  “自是不可。”夫子没有等到武曌再问,继续说道,“我已知你的意思,你是认为,程匠所为超过了他的能力,故应放弃。”

  寥寥几语,就让四周的不少学子,陷入了思索。

  只觉得如今的讨论,已经超过了这件事情本身。

  “非但如此。”武曌再继续说道,“若是让他继续下去,不但冲突愈烈,更是会激起民怨,反而与他的心意背道而驰,这三年来此地之厉鬼丛生,已经足以说明此事,是故,放弃是最好的选择,即利于他,也利于民。”

  这件事情,要论过错,自然是这些刁民的过错。

  但解决的办法,却只能是让程狗蛋黯然的离开。

  这实在是有违众人的道德观念。

  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情况下,如果让程狗蛋坚持留在这里,不但无法解决事件,反而会让事件变得更加糟糕。

  这种事实与观念的撕裂,让众人皆有一种极为不舒服的感觉。

  就好像......

  纵然满腔热血,也无法判断自己所为是对是错。

  而夫子更是长叹一声,缓缓看着众人,出声道:“如今我大唐,律法严明,更有地府督查,作恶之人已经逐年减少,几近于无,然而,各地状况反而愈发复杂,此地之事不过是其中之一,是非对错亦难以明判,此次考核,便是让尔等学子知晓,书上无法言尽世间之事......”

  如今的大唐的主要矛盾,正在从原本的外部矛盾和贪官与百姓之间的矛盾,转化为日益增长的物质水平和落后的人民素质之间的矛盾。

  正是一个矛盾转变,没有先例可依的特殊时期。

  但沈逸却并不怎么关心这些,因为这是文明的内部发展问题,只要大方向没有变,总归是要在不断的摸索之中一点点前进的。

  沈逸的关注点,还是放在武曌的身上。

  至始至终。

  武曌都是以超然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情,让其余的学子甚至是老师苦恼的道德观念问题,却没有给她带来丝毫的阻碍。

  以小见大。

  如果把这个村庄,比作一个世界,那么武曌的态度,和沈逸的态度,高度类似。

  能救便救,若是错误不在于他而在于他们,则也无需执着。

  “丁香。”沈逸忍不住转头看向丁香,“这是你教的吗?”

  “我只是做了些引导。”丁香摇摇头,轻笑道,“这孩子本就是不拘泥于手段之人,而且有目标,有底线,况且思维缜密,可塑性强。”

  “看起来的确如此。”沈逸点点头,感叹了一声,“看来,从小培养也可以成为我们扩充协会成员的一条方向。”

  武曌现在才仅仅十三岁,性格,思维,就已经与四周人,甚至是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她没有寻常小女孩的心善心软,也没有对待权威的敬畏,更没有受到道德观念的约束。

  如果放在这个世界,不是走出一条唯我独尊的道路,便是在他人的攻歼之下败退,要么身死,要么隐藏自身。

  但是,如果放到协会之中。

  那正好合适。

  协会需要的成员,是能够拯救世界的成员,从怀着这个目标开始,本身就已经是超然于世。

  难怪,丁香会以“惊喜”来形容她。

  沈逸思索一会儿,点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