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大汉各方动向-第2/4页





        而刘虞还真就没有拒绝,老好人性格的刘虞知道,现在拒接这些流民就是让他们去死,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而幽州正好因为使用鸟粪石粮食大丰收,幽州的府库存粮众多,粮食的价格甚至低到了30钱,足够养活这些流民。

        而且刘虞也知道这些粮食不养流民,就会到藤甲军的地盘上去。

        他知道大量的幽州门阀士族把粮食通过草原卖给并州,因为并州的雷公以500钱一石收购粮食,只要粮食去了草原就是十几倍的利润,而且并州方面还帮忙运输,完全不需要麻烦他们,现在代郡,上谷郡北方的草原都是藤甲军的地盘了,这点还是东部鲜卑人首领弥加告诉刘虞的。

        而刘虞也是听到这话,才明白幽州的门阀士族根本不是把粮食卖给草原上的胡人,而是藤甲军的雷公!

        所以在刘虞想来,与其让雷公得到这些粮食,还不如用来安置大汉的流民,好歹让大汉多几个忠心的臣民,而要是粮食到了雷公手中,太用来安置流民大汉就多了几十万叛逆了!为了跟雷公争夺民心,他就把这批流民安置在幽州了。

        冀州上下的官员知道刘虞收留流民之后大喜,他们自发学习当年刘备的方法,每10里设置一个赈灾点,这些赈灾点一路连接到幽州境内,不到半年时间赶了几十万流民来人幽州,冀州做的了没有一个流民的存在。

        这些灾民直接把幽州的府库个吃空了。以至于刘虞只能身披破旧衣裳,脚穿草鞋,进餐时只吃一个肉菜。但因为刘虞这个举动,感到了幽州上下的官员,整个幽州上下一心,居然把这些流民安置下来。

        刘虞为政宽厚,劝导督促百姓从事农业、桑蚕业,开放上谷郡的胡市,与胡人交易取利,发展渔阳郡的盐、铁生产,使百姓欢悦,这些流民很快在幽州安定下来。

        而在冀州的皇甫嵩冷眼旁观袁绍他们的举动,他没有管中原的流民,没有管青州的黄巾军,也没有管董卓的命令,更加没有管袁绍的小动作。

        他整个人就一心扑在对付雷公这件事情上,他到处修建烽火台,坞堡,兵站,把整个太行山打造成为一条进可攻退可守的坚固防线,同时不断训练士兵,积累钱粮,他手中有10万常备军,还训练出10万民兵,可以说皇甫嵩手中掌握的全大汉最精锐,战斗力最强,也是数量最多的军队。他站在任何一方都足够决定董卓和袁绍的胜利,但偏偏他两不相帮!

        卢植疑惑道:“义真,你的手中的大军足够改变中原的战争,现在因为董卓和袁绍的战争弄的天下大乱,难道你就这样一只只的看着?”

        皇甫嵩无奈笑道:“子干,这场战争的胜败,要靠袁绍和董卓他们自己的力量来决定,我要是加入他们任何一方,并州的雷公都会加入这场战争当中,维持战争的平衡,他就是想要我大汉天下大乱好让他趁乱取胜!”

        “我留在冀州积累实力才是对付雷公最好的方法,这样雷公就不敢妄动,只要袁绍和董卓之间分出胜负,大汉的力量才可以统合在一起,我们才可以消灭雷公。”

        而后皇甫嵩凝重道:“要是我们失败了,只怕这天下以后都没有我们这些士族的立足之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