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巧合(求订阅)



导演部的电台很快就联系到红方指挥部。

蔡和明没想到导演部会在这个时候的联系到自己,作为红方指挥员,此时的蔡和明正在第三道防线某无名高地的指挥部内跟参谋一起规划登陆部队进攻第二道防线时的反击细节。

这个时候导演部突然询问他部署的情况,这让蔡和明多少有些诧异。

要知道一系列战术布置早在演习前就已经提交到导演部了,这个时候又再次询问总有些多此一举的既视感。

皱着眉头放下通话器,蔡和明再次回到沙盘前,正准备就反突击计划在完善一下的时候,一位参谋忽然报告道:“营长,刚刚接到消息,一支蓝军的小分队已经绕过第一道防线,插入我们第二和第三道防线之间的纵深地带!”

“哦?”蔡和明一听眼皮不由自主的跳了一下:“在什么位置?”

参谋连忙在沙盘某个区域指了一个范围:“大概就在这里!”

“一支战术小分队,最多也就四、五个人的样子,且不会携带轻武器,这么冒然的穿插进来,显然不是配合其登陆部队的主力对我第二道防线发起进攻,更像是一支炮兵侦察小分队,专门为海上的舰炮指示目标的!”

一位参谋看着沙盘皱眉分析道,旋即指了第二道防线上的几个支撑点:“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是我们的第二道防线的防御核心,对此蓝军方面应该很清楚,就跟我们清楚他们会安排一艘驱逐舰的重炮掩护登陆部队一样,都是在演习前就进行过相互通报的。

所以我觉得,这支小分队就是冲着这几个防御支撑点来的,毕竟162舰上的双联装130mmm舰炮的最大射程达到了24公里, 再加上舰船的机动性,第二道防线完全可以纳入到162舰的射程之内!”

蔡和明等人听了这位参谋的分析无不是赞同的点点头。

包括舰炮在内的火炮想要达到比较好的毁伤效果, 在交战前沿就必须安排一支侦察小分队, 用专业的炮队镜和其他测距器材, 充当炮兵的眼睛和耳朵,从而指引炮兵的弹药能够有效覆盖想要打击的目标。

因此在战前, 炮兵侦察部队提前穿插到预定地点,然后寻找到合适的位置潜伏下来,为后方的炮兵在关键时刻提供目标参数和射击诸元可以说是从一战以来的正常操作。

这一次, 海军陆战地配置了大口径舰炮,不但射速快,而且射程还远,自然要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所以提前安排一支战术小分队穿插到对手的防御纵深并不奇怪。

只是……

“我就说导演部忽然问我的战术部署情况, 估计早就知道蓝军的动向, 看看我们有没有应对的办法!”

蔡和明摩挲着自己的下巴, 方正的脸上露出一丝似有若无的笑意:“看来蓝军是逼咱们出绝招呀,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看看!”

……

“红军部队重新调整了部署, 启用了第二道防线上的六个永久备用工事,与先前布置的四个防御支撑点通过地下交通壕连接, 再加上第二道防线后浅近纵深的放炮洞和半地下掩体, 组成了一个正面达3公里宽,纵深4公里的防御体系,其内的防御兵力被分隔成若干的战斗小组, 在这个防御体系上如同链条一样亦刚亦柔,可以完全困死蓝军的进攻部队!”

后方某高地, 讲解员在接到红军指挥部的部署调整后便向在场的各位领导作了汇报,一众陆军领导闻言无不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战术不就是当年铁原阻击战时运用的弹性防御战术嘛?”一位陆军领导说道。

“也叫飞舞的链条, 当时就是为了克服敌军火力优势创造出的防御战术, 效果非常的好,敌军的炮火把几个山头都削平了, 也没把咱们的部队打垮,反而自身陷入了泥潭!”另一位陆军领导点头。

而另一位身材比较壮实的陆军领导同样感慨:“当时就是预备队不够, 不然几波反冲击就能把敌军彻底打垮,相较于此,红军现在的部署就很合理, 后方的一支加强连始终不动,看来蓝军的登陆部队一旦被这种弹性防御给缠住, 己方的舰炮优势立刻丧失了不是说,极有可能被红军的一波反冲击直接赶下大海!”

此话一出,不少陆军领导都纷纷点头,就连领到首长都微微颔首,铁原阻击战作为立国之战中比较著名的阻击战役,我军几乎以血肉之躯抗住了敌军的飞机加大炮的狂轰滥炸,打出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