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往事(过年2)



  安书缘一夜没睡好,皱着眉缩在被窝里,祈祷今天大姐能放她们一马,不要那么早过来敲门。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七点整,安书情准时敲响了房门。

  安书缘裹着棉袄,也没下床,扒着床栏伸手够着门把手开了门,还没忘记安妈千叮咛万嘱咐的开口糕,咬了口大糕才说道:“大姐,新年好!”

  安书情看了她一眼,也说了声,“新年好。”望了望安书玉床上隆起的被子,到底没有伸手掀了,拍了拍,“小玉,起床!”

  安书玉不情愿地探出脑袋,张口说了句,“大姐,新年好。”

  安书情瞥了眼安书玉枕头旁的大糕,瞪了她一眼出去了。

  “咋了?”

  安书玉看着一边正穿棉裤的安书缘,“我又哪儿做错了?”

  安书缘白了她一眼,“你没吃开口糕,妈昨晚上叮嘱又叮嘱的,你忘啦?”

  “这有什么要紧的,真是!”安书玉嘟囔着,起身穿衣裳。

  今天是大年初一,俩人穿好衣裳,洗漱完出了房间,先给爸妈拜了年,各得了十块钱的红包。

  早饭是白米粥,红烧鲢鱼,象征年年有余。

  饭桌上,安书缘埋头喝粥,农村的规矩多,尤其是新年头一天,最忌说不吉利的话!

  为了不说错话,安书缘就尽量不说话。吃完早饭,安妈让安书情带着俩人去小南庄爷爷家拜年。

  安家的亲戚大都住在小南庄,像安书缘的爷爷奶奶,二叔一家。临水是不去的,因为实在太远了,也没有车,来回不方便。

  小南庄离安家大概半小时的脚程,在安书缘家大门口,天气好时,依稀能看得见庄上影影绰绰的房子。

  从安家门前这条路向西走个几百米,再向南拐上一条大路,一直走就能到小南庄了。

  姐妹三人沿着大路走着,路上行人倒不少,这时间正是家家户户拜年串门的时间。

  安书情认识的人多,时不时就碰上一两个熟人,招呼一声,“新年好!”

  安书玉瞅了眼安书缘,“二姐,你还带个布包出来干啥?你指望有多少红包啊?棉袄口袋装不下?”

  安书缘拍了拍布包,“我不带个包,人家给的瓜子花生放哪?”

  “天哪!二姐!你连那些东西都要拿回来啊?”安书玉叫道。

  到亲戚家拜年,一般人家除了给红包,还给抓上一把瓜子花生什么的,那些东西安书玉从来都不拿,她只要红包!

  想不到她二姐,现在连这个都要拿包装回来了。

  “我这不是看妈炒瓜子那么辛苦,今天一天下来,咱家的估计也分差不多了,我带回去,有人来拜年分给人家也行啊,就省得妈再炒了。”安书缘解释道。

  安书玉歪头想了一下,“也是啊,那我把我那份也给你!”

  边走边说话,很快到了小南庄。

  安书缘她爷爷,大名安元中,庄上人都叫安大爷。

  安大爷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

  大儿子安景国,就是安书缘她大伯,在县城供电局上班,房子也买在县里,还开了个商店,兄弟四个里边儿,算是混得最好的一个。

  二儿子安景富,虽说名字里边儿带个富,可安书缘她二叔一点都不富,生活来源就是靠种田,勉强度日。

  安爸是老三,还有个小叔安景强,老早就去了大城市里,一直也没回来,逢年过节的,也就是打个电话。

  两个姑姑,安秀红和安秀娟,都嫁到了别的镇上,平时也不大能见着。

  姐妹三人先是去了爷爷家,这会儿前一波拜年的人刚走,安大爷见三个孙女儿来了,一高兴,笑得眼都眯成了一条缝!

  “书情,小缘小玉都来啦!好好好!”

  三个人拜了年,安大爷一人给了一个红包,安书情收了红包说道:“爷爷,我先去二叔家了。”

  撇下两个妹妹,安书情先去了二叔家。

  安书缘还等着瓜子呢,跟安大爷提了个醒,“爷爷,我想吃瓜子。”

  安大爷这才想起来,伸手在一旁的匾篮里抓了一大把瓜子,安书缘忙将布包打开,迎了上去。

  “哎呀!我家小缘真是个小人精,还晓得带个包装瓜子!”安大爷笑着,又抓了一大把花生,装进了安书缘的布包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