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眼前的利益



  恋上你看书网,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看李世民吃着红豆粥,长孙皇后又说道“苏亶的女儿苏氏并不是什么名门,到现在苏亶还是有些惶恐,他可能觉得他的女儿不够地位嫁给承乾。”

  李世民吃着红豆粥说道:“承乾怎么看?”

  长孙皇后在李世民的身边坐下说道:“现在还看不出承乾的意思。”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勺子说道:“这门亲事是朕定下的,承乾就算不乐意也改不了。”

  长孙皇后收过空碗,“陛下就不用出面,妾身去见见苏氏的父母。”

  李世民稍稍点头。

  等到长孙皇后端着碗走出甘露殿,李世民眼神再次落在军报上。

  吐蕃军报一直都会送来,大军还没出发,李绩已经安排了不少探子在吐蕃探查情况。

  那些家伙还真以为朕对吐蕃的事情一无所知了?

  李世民站起身来到甘露殿的后殿,这里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图。

  这是吐蕃的地图,当初王鼎看过李正的地图之后找人临摹下来的。

  不得不说李正的地图很详细,山川河流一览无余。

  一个小太监站在外面说道:“陛下,邹国公到了。”

  李世民点头,“让他进来。”

  “喏。”

  听到脚步声,李世民回头看向来人,张公谨现在没有穿朝服也没有穿官服,这身穿着要是在外面见到他,谁会知道他是国公。

  张公谨躬身说道:“陛下。”

  李世民目光重新回到地图上说道:“你的气色比以往好很多。”

  张公谨微笑说道;“泾阳确实是一个养人的好地方。”

  对张公谨这个评价李世民非常中肯地点头,“朕知道,去泾阳避暑的时候,朕就发现泾阳很好,不像长安,现在是秋季,整个陇右的风沙时不时会吹向长安,也就泾阳很少会有风沙侵扰。”

  张公谨说道:“泾阳西北方向村口就有一片林子,而且这些年李正一直都在他的泾阳村外种树,如今那些树木都已经扎根了,泾阳村子里的孩子说过,种树可以防沙,现在想来这话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李世民目光依旧看着地图。

  张公谨说道:“若是可以在长安周围多种一些树,也可以让如今的长安改观很多。”

  李世民点着头又问道:“需要种多少。”

  思量了一会儿,张公谨说道:“大概需要周边一千顷地,或者直接在陇右种出一片防沙林。”

  李世民低声说道:“若是这么做,朝中一定会有反对的声音吧。”

  “陛下,这是造福后世的事情。”

  “有多少人会看到后世的事情。”

  张公谨心里自然也明白,很多的朝臣都顾着眼前的利益,就像是将军拿着兵权不肯放手,五姓控制着官吏,甚至控制士子与新晋的官吏。

  那些人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若是士族可以放手对士子的控制。

  朝堂可以有更多的寒门学子。

  若是将军可以放下手中的兵权,朝中也可以培养出更多的新将领。

  有些事很多人看得明白。

  可过好自己的儿子已经很不容易,他们哪里顾得上下一代人,下下代人。

  就像是始皇帝修建长城,修建驰道。

  当时有多少人反抗始皇帝的建设,现在就有多少人可以活在长城的庇佑下,千古功业却被那些人唾骂。

  多少饱读诗书之辈对那时候的始皇帝抹黑。

  即便是那些自称大儒圣贤的人活在长城的庇佑下,却大声指责始皇帝,更是挥斥方遒。

  始皇帝焚书坑儒真的是只对付儒家吗?

  想想这些张公谨心里也泛起一阵悲凉。

  就像是杨广修建大运河,对天下对后世真的没有益处吗?

  只要懂一些调度运筹的人都明白,这大运河的意义有多大。

  可那些在乎自己利益当下的人,又有多少人反对杨广修建大运河。

  他们哪里会想下一代的人,只要是损害了那些士族眼前的利益,他们就会发动自己的势力,来反抗杨广。

  李世民说道:“如今大唐的土地并不是很富裕,想要这么大场面的种树,土地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张公谨点头,土地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很多世家大族来说他们不会轻易让出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