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神秘的老太监



  李正发现这个老太监一直盯着自己,生怕自己会偷工减料一般。

  除去杂质的第一步完成。

  简易的细盐提炼工坊前,陈列着数十个水桶。

  水桶里放着捣碎的盐矿。

  老太监王文看着李正把盐泡了一遍又一遍。

  眼看着盐矿因为水的溶解,越来越少。

  他着急地对李正说道:“县侯,这么下去盐都泡没了。”

  “这叫做去除杂质,你以为只要把盐捣碎就是细盐了?”

  “可是这么下去也不够县侯祸祸的……”

  见李正神色不悦,王文连忙说道:“是老奴多嘴了,县侯您继续。”

  李正这才接着浸泡这些盐矿。

  老太监王文把李正的一举一动记录下来,要是提炼不出细盐这就是李正的罪状。

  把这些浸泡过盐矿的水全部倒了。

  已经换了五次水了,又把清水倒入桶中,接着泡盐矿。

  如今大唐所用的盐最好的便是海盐。

  因为海盐的杂质是最少的。

  很多井盐矿,湖盐都有很多的杂质。

  现在大唐做出来的成品盐都非常地粗糙。

  导致很多的盐都是又苦又涩。

  李正再次换水,这已经是第六次了。

  用常温的水来分解出盐中的杂质。

  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在盐矿的结晶体中有氯化镁和氯化钾两种物质。

  这两种物质是导致盐又苦又涩的真凶。

  在化学知识匮乏的唐朝,人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把这两样东西提取出来,如何留下盐矿中比较纯正的氯化钠。

  初中的化学知识而已,李正看着在水中还在冒着小气泡的盐矿。

  氯化钠在常温水中不容易溶解。

  氯化钠的熔点比氯化镁和氯化钾都要高,反而它们比氯化钠更容易在常温水中溶解。

  李正笑看着,颤抖吧,大唐的凡人们!

  你们就要见到大唐最干净的细盐了。

  当天夜里,李世民就收到了回报。

  李正把盐矿捣碎之后全部放入了水中浸泡。

  而且还是要彻夜浸泡。

  李世民看不懂李正到底要怎么做,只待到时候看着李正能不能带细盐而来。

  第二日,

  老太监盯着李正的动作,还是和昨天一样,依旧是在泡那些盐矿。

  “县侯,泡出来的水都是咸的。”

  “倒了吧。”李正说道。

  “为什么要倒了?那些水是咸的,是盐水。”

  “我泡出来的那些东西毒性和砒霜差不多,你想喝我不拦着你。”李正说完又觉得不对,说道:“你该不会已经喝过吧。”

  王文面色顿时惨白,走到一旁开始去扣自己的喉咙。

  李正说完开始生火煮盐。

  许久之后王文见自己好像也没什么大碍。

  这个老太监又回道:“老奴就沾了一些尝了尝,没喝。”

  李正没搭理他。

  老太监又说道:“咦?昨日送来的猪为何少了这么多头?”

  李正不动神色地接着煮盐,这也是提炼细盐不可缺少的一环。

  老太监低声问道:“县侯,猪少了好几头。”

  “是吗?”李正清了清嗓子,神色镇定。

  “这猪到底去哪儿了呢?”

  “那些猪都是母猪,如今快要入春了正是母猪发情的时节。”

  听到这话老太监使劲眨了眨眼,“嗯?”

  李正一脸认真地说道:“说不定它们找公猪快活去了,过几天自己又会回来的。”

  “……”

  王文瞅着情况又问道:“咦?莫非母鸡也都去找公鸡快活了?”

  李正手里的扇子摇得更快了,“王公公,莫非认为是在下吃了?”

  王文数了数一共少了七头猪。

  心想着李正一个人根本吃不了七头猪。

  笑呵呵对李正说道:“县侯肯定不是那样的人?”

  “我好心给陛下提炼细盐,你竟然如此怀疑我。”李正感叹道:“人心险恶,有道是路遥知马力不足,日久见人心不古。”

  “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老奴对陛下当然是忠心耿耿的。”王文一脸笑容,“县侯真爱说笑。”

  这老太监的笑容有点渗人。

  又和这个太监聊了几句,这才知道他和李世民身边的那个太监王鼎是亲兄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