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九五章 地摊考古学家-第2/2页





    基本都在5点半以后开始了白刃战,眼疾手快很重要,因为在6点半以后,好东西可能就没了。

    在帝都奥运会以后,由于潘家园市场的摊位费涨价,不少从乡下收老货的商贩无力承担,就不约而同地转战到报国寺地摊。

    如今,有经验的收藏爱好者和部分古玩店主,都会在每周四报国寺大集的时候去逛一下。

    报国寺位于帝都南城,始建于辽代,在明末清初形成著名的书市,而后在琉璃厂书市兴起之后逐渐衰落。

    前些年,报国寺一直主营旧书、邮票和钱币,如今古玩收藏热升温,古玩杂项成了报国寺文化市场的主角,甚至在每年的钱币交易会期间,钱币也并不是主角了。

    如今报国寺市场每周四大集,每个季度还有钱币会,其名气越来越大,引得全国各地很多古玩商贩都聚集到报国寺。

    我结识了几个从各地乡下收货的商贩,但想要买到好东西也得碰运气。

    你们知道吧,逛地摊也得守规矩!

    古玩行是个江湖,既然走江湖,就得守规矩。

    逛地摊的时候,要把平时那些身份地位全都抛诸脑后,但要牢记两个字:一个是‘眼’,一个是‘义’。

    假如东西看走眼,就赔了;假如不讲究点江湖义气,也没人愿意卖你东西。

    在古玩行的历史里,最守规矩的时期要数清末到民国,那时候的琉璃厂古玩商大多都是非常守信的,讲好了价格绝不反悔,说好的抽成绝不少给,甚至让不熟的人把镇店之宝拿走鉴定,想买了再回头来送钱。

    如今虽然人心不古,但是有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最基本的规矩就是东西在谁手里谁说话,比如你拿起一个碗来端详,我就只能看,尤其是当你跟卖家讨价还价的时候,我就算想要也不能插嘴。

    不然,我说这东西好,哄抬了价格;我说东西差,砸了别人买卖――两头不讨好。

    无论我多想要这个碗,也得等你把东西放下,然后我再拿起来,这个时候我才好说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