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一章 偶得古纸-第2/2页





    曹氏一族历来是宣纸生产技艺的主要传承者,直到近代才有外姓人介入,传至今天已有30余代。

    因纸的集散地多在州治宣城,故名宣纸。

    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

    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

    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

    十九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

    当然了,宣纸虽然历史悠久,而且很好用,不过价格就没毛笔那么贵了,即便是在美国,陈纸也不过就是几十美金罢了。

    张天元的师父杨怀仁可是一个讲究的人,他购买宣纸的时候可不是胡乱买的,而是选择了正宗的陈年宣纸一刀。

    储存五年以上的纸张就可以称之为陈纸,刀是量词,一刀就是一百张。

    不得不说,杨怀仁虽然不如张天元有钱,可是却也不穷啊。

    “问个事儿啊,你们店里有没有上年代的古宣纸或者古砚台、古墨什么的?”

    杨怀仁在那里挑选宣纸,张天元却没那个兴致,他对着伙计随口问了一句。

    “您还真别说,我们店里经常有别人寄卖的笔墨纸砚,说是上了年代的,您要是喜欢的话,可以看看。”

    伙计的回答,让张天元原本有些无聊的心情陡然变得亢奋了起来。

    随口一问,没想到还真有。

    其实宣纸收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行内就有人专门做这个生意的。

    张天元以前在帝都的时候,就认识过这一行里面的专家,因此也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