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六零章 把高仿做成了产业-第2/2页





    他将杨怀仁带到了二楼的一间房内,四面墙摆放了四个装满瓷器的架子,堆得满满当当。

    有两名男子正在挑瓷品,这两人是帝都做瓷器文物生意的,来这里进货很多次了,每年都来好几次。

    其中一位姓张的男子说,“卖瓷器主要看做旧的功底,手艺好的,故事编得精彩点卖个高价钱没问题,但工艺不好就很难卖了。在帝都潘家园市场里卖瓷器的人很多,要想卖得好就要看货源了。”

    杨怀仁问他的收入,他说,“这个不好说,运气好了一个月能卖出去几件,一件能赚个千八百的,有时碰到几个来淘便宜宝贝的客户,也能卖个一两万,但运气不好的时候一个月可能一件都卖不出去。”

    他告诉杨怀仁,他们一起出来搞倒卖仿古瓷器的,有些人打游击,在每个城市的文化市场只逗留一两个星期,如果买得好,就多留一阵子。

    “前几年好的时候一年能赚十万二十万,这几年生意不太好做。这里的瓷器仿古手艺还是比较高超的,我曾经进过一个30元的盘子,卖了4000多块,就是因为做得比较逼真。”

    杨怀仁在老赵这里买了几件瓷器,并询问他在哪里能见到加工仿古瓷器的地方,老赵告诉杨怀仁他大哥是专门加工这个的。

    他打了一个电话后,15分钟左右,一名不到30岁的男子骑着摩托车过来了,他是老赵的侄子。

    在路上,小赵告诉杨怀仁,他高中毕业后去广省上的大学,一年下来学费、生活费和谈女朋友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第一年他花的是家里的钱,但这一年他逛了几个广省卖古玩的市场,觉得完全可以把家里的古玩带到广省来卖,过完暑假要开学时,他把家里比较好卖的仿古瓷器打包带到了广省,开始了平时上学周末去古玩市场的生活。

    。

    a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