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一九章 将军的佩刀-第2/2页





    饭桌上,马杰克跟张天元开怀畅聊,马杰克说起了他过去的事儿,那真是不把张天元当外人啊。

    马杰克很能跑,总是起早贪黑,天天漂泊在外面,凭一己之力,供着一家四口人吃喝拉撒。

    在买车以前,跑废了三辆摩托车,最后换了辆几万块的小昌河。

    把扩音喇叭装在车上,乡村到处听到他的吆喝声;各个小古玩贩子家,也经常看到他的身影。

    他买过多少好货,捡过多少漏,谁都说不清,他自己也记不清。

    初起阶段,他曾买过一个康熙青花瓷巻缸,品好个大,画人物,当时卖价不高,不足一万元,卖家存放几年后卖了三十多万。

    一件明代朱红漆藏经箱,油漆足有一公分厚,弧顶方身,造型很漂亮,卖了二千多元,人家一下拍卖到三十多万。

    还有黄花梨的饭桌,书桌等等,有的赚万把块,有的赚三万、四万元,确实赚了不少,可惜他认定的就那行情,没有几十万的大财。

    话说到这里,关键原因比较明晰了。

    他眼力虽好,经营方式却有问题,思路有欠缺。

    怎么这样说呢?

    一来他整天往农村跑,多数跟二线的古玩商交易,对国内的藏品销售形势不能及时把握,总有迟滞现象,所以,他卖的好货价格,总是低不少。

    拿当时他卖的黄花梨饭桌为例,交易价格二万多元,他赚了一万多,看起来不少,可国内的普遍行情已过五万,更何况古董本没有真行情,只要不着急出售,卖到十万以上完全有可能。

    古玩存放一段时间,收益会更高。

    总之一句话,快吃快拉的方式局限性大,总会把巨额利润让给人家。

    前面说过,2o11年,他在农家花四百块买了件紫檀笔筒,转手卖了十二万元,让谁看都觉得满足了,利润非常可观,简直是一本万利,让好多从事古玩生意的人眼热,可是跟下家比,又多了痛苦。

    购买的人,不出门不受苦,转手卖了三十多万,比他赚得还多。

    这就是同行不同利,眼力不同,道行不一样,收益当然不会一样。8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