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二零章 血腥古董-第2/2页





    早在1974年,爱尔兰共和军就从位于威克洛郡的一座建筑内盗窃了包括维米尔的油画作品在内的多幅着名画作。

    这些画作当时的市场价值高达1,200万美元。

    他之前的调查,其实还搞清楚了这次地下交易会的文物来历。

    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被盗的文物中,只有寥寥无几的文物才有可能重见天日。

    它们中的大部分最终会流落到欧洲和美洲的私人藏家手中,这两个地区对中东文明时期文物的需求很旺盛。

    而其他文物则会流向日本和澳大利亚。

    即便被盗文物最终被成功找回,调查人员也需要会花上好几年时间才能对相关案犯进行定罪。

    前不久,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展示了被成功找回的大约60件文物,其中包括雕刻精美的亚述王萨尔贡二世头像,价值120万美元。

    “追索宝藏行动”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

    当时,执法部门得到情报,迪拜古董贸易商哈桑·法兹里正在向美国运输非法货物。

    土耳其被认定为上述文物的原产地。

    报关材料称萨尔贡二世头像的价值仅为6,500美元。

    其他走私文物包括价值57,000美元的埃及葬礼船。

    一些货物被直接运送到纽约的大型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

    这个调查的特别之处在于,执法人员能起诉这些人洗钱,从而使得特工能顺藤摸瓜找到和冻结存有这些赃款的银行账户。

    然而,这些被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找回的文物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伊拉克战争时期。

    2003年,考虑到战争会对文物造成严重损坏,有考古学家、博物馆馆长和其他艺术界人士与五角大楼官员会晤,力图说服军方保护伊拉克境内的考古遗址。

    但是五角大楼却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众所周知美军最后把巴比伦变成了被称作为“哈里伯顿的空中花园”,在珍贵的考古遗址上搭建军营。

    五角大楼会晤也没能成功阻止对巴格达国家博物馆的哄抢。

    相反,美国军方甚至还有意鼓励这种行为,他们的逻辑是把这些文物放在其他地方会更加安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