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三二章 弊病-第2/2页





    “您的意思是到了宋代中期,就可以大量生产金装定器了?”

    张天元这个时候顺口问了一句,有些事儿,他也不是特别清楚,既然今天有专家在这里,顺口问问也无妨。

    华裔教授点了点头道:“不错,至宋中期,定窑工匠在此基础上开拓进取,明了‘垫圈式组合匣钵覆烧工艺’,方法是先在较厚底圈内覆放一个或几个大小不等的碗坯,上面再套放一个支圈和一个盘碗类坯体,依次叠放。

    达到一定高度后入窑烧制,这种方法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间,统一了产品的规格,既节省原料,又防止器物变形,大幅度提高产量降低了成本,对南北瓷窑产生很大影响,对我国制瓷业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样就能增加瓷器的生产数量吗?”

    武田晴子疑惑地问道。

    “当然能了。”

    华裔教授点了点头道:“这种先进的工艺技术,产生了大量规格统一的产品,极大地满足了社会需求。

    该方法瓷坯入窑不用匣钵,而且胎泥作成支圈,叠放后组成匣钵,比用匣钵装坯节省了大量空间。

    用胎泥作成的一次性支圈在窑中与坯件收缩一致,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极大的提高了成品率。

    然而这种方法也有其弊病,其一就是每烧一件瓷器,也需要一个一次性支圈,因而耗去大量瓷土。

    人们认为此方法产量大,瓷土损耗也大,因而导致瓷土很快枯竭,致使定窑衰落。

    再者覆烧产品出现芒口,影响其美观,虽然说镶了金边或者银边,你从外部看不出来了,但实际上问题还是存在的。

    这就是量化生产带来的弊病了。”

    说到这里,他忽然笑了笑道:“其实这个很容易理解,比如说一幅画,如果是画家亲手画的,那么它的价值一定更高,可如果是复印机复印出来的,那自然就便宜了,为什么现在很多手表、汽车都打着纯手工制作的招牌?就是因为纯手工制作更加细腻,更好啊。”

    8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