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六章 童子玩莲-第2/2页





    那天早朝,徽宗发现大臣王钦腰带上吊着个玉雕童子,觉得眼熟,要过来看看,真就是自己掉进西湖的‘童子玩莲’。

    徽宗大惊,说这是他的,怎么会到了他王钦手上。

    王钦吓了一跳,一五一十如实相告。

    他说:‘小臣买来的呀……小臣素来喜欢收藏古玩玉器,圣上是知道的啊。昨日去珠宝店走走,发现这小玉人儿玉质不错,雕工亦精美,便买下了。’

    如是,徽宗要王钦马上去问问那个珠宝店老板,他这个‘童子玩莲’是哪里来的。

    这一问,便问出一段蹊跷事来——

    三四天前,有名厨娘去为主人家买鱼,恰逢有个渔夫在叫卖鲜鱼,厨娘便挑了条红色大鲤鱼要了。

    回去剖鱼,竟从鱼肚里翻出个模样乖巧、胖胖敦敦的玉雕童子,童子肩上扛张荷叶,天真地笑着。

    厨娘正愁手头缺钱,不由大喜,找来隔邻的货郎,换了500铜钱。

    货郎岂会白白花钱,他看出那是个和田羊脂白玉雕件,当下就去了珠宝店。

    珠宝店老板焉能不识货?

    给了货郎一贯铜钱。

    至此,玉人儿已经四易其主。

    王钦次日去珠宝店找老板聊天,见老板正把着玉人儿赏玩,要过来看看,着实温莹精美,再也不忍释手。

    着人回去取了两贯钱来,‘童子玩莲’再次易主……

    玉人儿葬身鱼腹,如此的曲折迂回,竟然又物归原主!

    宋徽宗大喜,赏了王钦,又着人将渔夫、厨娘、货郎、老板一并宣来殿前,男人封官,女人赐封典,人人都给了赏赐。

    由是,小小一个玉人儿,招来满城传佳话,说那渔夫、厨娘、货郎、老板都是因为得着了扛莲送富贵的好童子,才有幸得到皇上的恩赐。

    聪明的玉雕艺人把住了商机,旋即雕琢出许多的‘童子玩莲’,一上市便烘抢一空。

    从此,‘童子玩莲’成为世代玉雕题材,人人盼着‘连生贵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