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四章 慎德堂制-第2/2页





    慎德堂,本是圆明园九州清晏建筑群的一座。

    道光皇帝独爱此堂室,并长期活动其中办公,特别在道光晚年,慎德堂更是被他当作紫禁城内的“养心殿”,颁布无数政令。

    出于对慎德堂的偏爱,道光皇帝要求慎德堂的日用品上,均带有“慎德堂制”的标志。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部门”景德镇御窑厂为慎德堂烧造了一批瓷器,随年贡进京,作为道光皇帝的私人御用瓷器,威风八面。

    堂名,一般是文人大夫的居室之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清代尤为盛行。

    康熙有“静惕堂”、“中和堂”,乾隆则有“静镜”、“养和”、“敬慎”诸堂。由是亲贵诸王亦趋重理学,道光皇帝也不例外。

    想必都听说过道光皇帝曾穿补丁衣服上朝的故事,道光皇帝在节俭上是出了名的。

    慎德二字与此相关。

    慎德堂建成之际,道光皇帝创作一文,解释了“慎德堂”一名的由来。

    “崇俭去奢,慎脩思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这其中也包含了对子女的教育,告诫皇子皇孙,祖宗创业不易。

    后来,道光帝立奕詝为皇太子这样的大事就在慎德堂进行。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慎德堂瓷器的款识,绝大多数为红彩侧锋“慎德堂制”四字楷书款。“慎德堂”三字款非常少。

    清宫档案对慎德堂瓷器的款识,有如下记载:

    “道光十四年二月二十二日,主事那萨阿首领武进忠来说,太监沈魁传旨,十四年贡起,九江呈进瓷器款,慎德堂制要红字。钦此。”

    从中可看出,“慎德堂制”之所以是红彩楷书,是由于道光皇帝的御旨所致。

    在有些器内外均为红釉装饰情况下,只得以金彩代替。

    慎德堂款瓷器制作之精致,是同时期其他瓷器所不能比拟的。

    慎德堂款瓷器不仅代表了道光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制瓷的工艺水平,也承载了道光皇帝“崇俭去奢,慎脩思永”的执政理念。

    在故宫博物院藏目前的传世品中,除当年放置于慎德堂内使用后被焚毁及流失的瓷器外,慎德堂款瓷器共计357件,其中宫中旧藏298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