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七章 没有款识的官窑器-第2/2页





    张天元笑了笑道:“对于许多初入拍坛的投资者来说,在投资官窑瓷器时,首先关注的就是上面的款识,如‘大清乾隆年制’等,似乎这是断代的重要标准,这其实是很大的误区。”

    “这话怎么说?”王思远疑惑地问道。

    “因为除了利用款识造假之外,官窑瓷器中的‘仿款’现象也值得投资者注意。”

    “仿款又是什么?”又有人问道。

    毕竟这现场来的不都是专家,也有一些是不懂行的土豪,遇到听不懂、理解不能的词语,自然是要问上一问的。

    “所谓‘仿款’就是在本朝的瓷器上,仿写前代的款识,如清初的康熙、雍正两朝曾有过仿写前代款识的旨意。”

    “像某年春拍的时候,一件清雍正·仿宣德斗彩盖罐,底书‘大明宣德年制’青花双行楷书款,成交价为88万元,其器型承康熙朝风格,雍容华贵,为典型雍正仿宣德之佳作。”

    “然而仿款毕竟是仿款,它与真品相差太大,所以我说,无款有时候反而是好的,最起码它不太可能是一件仿品。”

    “原来是这样啊,那无款的瓷器有拍出过高价吗?”李湛江开口问道。

    张天元看了他一眼笑道:“这个当然有了。”

    “能说说吗?”

    李湛江剑张天元并未拒绝回答他的问题,心里头稍微安定了一些,对张天元的为人,也是点了个赞。

    其实真没人喜欢心胸狭隘的人。

    张天元也不会在这种小事儿上跟他计较。

    “其实,虽然这件官窑瓷器没有款识,但是其颈部及圈足的霁蓝描金装饰之细腻难能可贵,每瓣瓜棱框格都绘有不同花卉,包括牡丹、芙蓉、梅花、菊花、红白石榴以及莲花,并吻合乾隆喜好大型瓷器的特征。”

    “同时,目前已知类似器型仅三件,一件在帝都故宫博物院,一件在法国的吉美博物馆,另一件即为此件,这也大大增加了其作为官窑的可信度。”

    众人都没插嘴,等着张天元继续把话说完。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件瓷器应该跟观复博物馆的一件瓷器非常相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