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九章 摸金符?-第2/2页





    有些更离谱,直接把里面就给捣毁了,也不知道是为了泄愤还是什么。

    虽然墓葬主人千方百计地用尽各种方法来防备自己的墓葬被盗墓贼发现并且盗取,可是死去的人,毕竟斗不过活着的人,大量的墓葬还是被盗墓贼给光顾了。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之中,盗墓贼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还是赢多输少的。

    “老师,您看着东西上面锈迹斑斑,也看不清字了,要不然现场处理一下?咱们可是带了专业的工具的。”

    虽然有很多专家认为青铜器还是保留生坑的样子比较好,但一般博物馆的青铜器还都是经过处理的。

    考古发掘的青铜器,由于长期埋藏在地下,经过千年的水浸土埋,必定会引起青铜本身的质变,使金属从元素状态转化为化合物状态,形成铜锈。

    由于铜质的差异以及水土条件的不同,锈色有红、绿、蓝、黑、紫、灰等各种颜色,斑驳陆离,形成古青铜器一咱特有的庄重古朴的美感。铜锈一般又分为无害锈与有害锈两种。

    由于受水浸土埋及大气的侵蚀,青铜表面逐渐产生变化,它们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了保护层使之不再继续遭受腐蚀,并增添了青铜器的古雅色调。这种是俗称的“无害锈”。

    这种是不用处理的,相反可以让青铜器变得更加古朴。

    有害的青铜锈,像绿色粉末,危害性很大,俗称为“青铜病”,即有害锈。

    有害锈发展起来会使器物损失逐步严重,并不断扩散,对这种现象必须及时处理,隔离存放。

    古代青铜器的锈层极其复杂,层次很多,有些锈蚀掩盖了青铜器的纹饰或铭文,甚至使器物变形,失去原貌。

    因此,去除那些有害的锈蚀,是青铜器保护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过去常采用的青铜器去锈方法,是用刻刀、凿子、锤子、錾子等进行锤震,剔除锈蚀,在锤打时,位置要准确,用力要适当。此法虽简便,但容易损伤原器,尤其是铭文和纹饰部分,所以必须细心剔除,并刷扫干净。

    (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