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三章 平庸之作-第2/3页





    “我也实话告诉你吧老板,这样不出名的画家的画,不管是送人还是摆在我的房间里,那都是一件掉分的事儿,我之所以想买他,实在是觉得这画模仿得还有几分水平,你适当开个价也就是了,如果要价实在太高的话,那我就只能放弃了,当然了,我并不会勉强你出售这件东西,毕竟他在你心里头可能是一件无价之宝呢。”

    “狗屁的无价之宝啊,这东西我看着都觉得碍眼,放在那里那么长时间了都卖不出去,今儿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客人,怎么能不卖呢。”店老板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不过他还是想要把价格要的高一些。

    “这样吧,两万英镑如何?”

    “又是两万英镑?我说老板,你今天是跟这两万英镑较上劲了是吧?”张天元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还是再便宜点吧。”

    “哎呀张老板,真得不能再便宜了啊,我虽然不知道这画是什么来历,但是却也知道,这是我祖父在一次出差回来之后带着的,听他当时说,这东西花了他足足一万英镑,那个时候的英镑可比现在值钱啊,您怎么着也得给两万英镑吧,实在不行,那我就不卖了,我宁愿把它给烧了!”

    说完话,店老板紧张地看向了张天元,他这番话。其实都有一些威胁的味道在内了,如果张天元不愿意的话,他还真不会烧。他宁愿留着也不会烧的。

    “哦,这样啊。要不您现在就烧了吧,我正好看看热闹。”张天元可不吃他这一套,本来买这东西回去就是为了研究的,如果超过一万英镑,他就觉得不怎么划算了,毕竟一万英镑那可就是相当于快十万rmb了啊,这在过去他没钱的时候,都能买一辆非常不错的车了。

    “这……”

    店老板没想到张天元居然是这样的人。一时间竟然哑口无言了,他真得是不愿意烧的,现在又有点后悔自己刚刚所说的话了。

    “行了,我也不勉强你了,两万英镑就两万英镑吧,把旁边这幅画当作赠品送给我吧。”张天元看了一眼旁边那幅画,依然是一幅国画,不过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是一幅很传统的古代画,这是一个叫朱玉的画家所作。

    朱玉是一个元代的画家。别说是普通人了,就算是书画收藏圈子里的人,大概对这个人的名字也很陌生。

    不过张天元却恰恰知道这个人。

    这人的画没有什么特色。只能说是平庸,然而有意思的是,却在拍卖会上拍出过天价。

    去年底,上浦博物馆以近三千万元的天价,拍下了元代画家朱玉的《揭钵图》。此后,质疑之声不断。不少人认为,朱玉在中国绘画史上籍籍无名,当不起这样的高价。事实上,近年来。书画界藏家的“好古”之风日盛,古代书画中不少无名之辈的平庸之作日益受到追捧。

    这样的事儿里头有什么猫腻。张天元也不知道,不过他认为博物馆之所以花钱拍下这东西。大概并非因为其艺术价值,而是因为去考古价值,毕竟它是一幅古画。

    作为一名古书画鉴定家,张天元起先是没听说过朱玉,也没看过《揭钵图》,其成交价确实有点出人意料,也不会成为古书画市场的标杆。但他认为,哪怕画家在历史上没多少名气,作品不具有代表性,收藏这样相对平庸的古书画,依然是一个很好的方向,甚至远胜于当代书画。

    任何古代作品都有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有些作品即使艺术性不太高,但出自一个有影响的古人之手,那它的价值也应该比较高,因为它的文物价值高。

    其实关于这个,张天元早就注意到了,类似的就有那么一幅王士祯的书法手卷。王士祯的诗名、文名都很著,但关于他的书法,人们所知甚少。其实文献资料中也有相关记载,他的书法很不错。这件作品的出现,正好填补了空白,这就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了。另外,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也很有意义,写的是他同时代的诗人顾秀野辞官归家的事,正好补充了史料的不足,对考证顾秀野的生平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这样的作品,收藏价值就非常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