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六章 货真价实-第2/3页





    查波罗什人是16-18世纪时期的俄国哥萨克人在乌克兰的组织,他们大多是从地主奴役下逃出来的农奴,有常备军两万多人,勇敢善战,杀富济贫,顽强不屈。

    土耳其苏丹王曾写信规劝他们归顺于土耳其帝国,这些哥萨克勇士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决不归降,于是他们就拟一封信给苏丹王。这幅画所描绘的正是写回信时的情景,人们用嘲笑挖苦土耳其王的语言,逗得众人大笑不止。画中所有的人都在笑,但是由于画中人物地位、出身、个性不同,笑的姿态和神情也各不相同,可以说是一幅人类笑的百科全书。

    画家为了创作这幅作品,走访了查波罗什人生活过的地方,不仅研究他们的史料,还画了许多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道具和饰物,借以展现俄罗斯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文明传统。列宾在画面前景突出描绘两个背向观众的人物,在他们的背后和腰间配有许多小道具,这种精微的配物既反映查波罗什人热爱生活富有生活情趣,也深刻包含一个哲理,即俄罗斯的哥萨克人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整体地向世人展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形象--他们是不可征服的。

    列宾在谈到这幅画的构思时曾说过:“我们的查波罗什人使我高兴的地方就是自由,他们创造了平等的兄弟友谊来保卫自己的信仰和人格的最高品格。这些小股民族的勇士们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保卫欧洲抵御东方的掠夺者。而且倾情地取笑东方掠夺者的高傲。”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俄罗斯画家。巡回展览画派重要代表人物。出生于丘古耶夫,在彼得堡美术学院学习。1873-76年先后旅行意大利及法国。研究欧洲古典及近代美术。回国后勤奋作画,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表现了人民的贫穷苦难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1878年,他参加巡回展览美术协会。代表作品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宣传者被捕》、《意外归来》、《查波罗什人复信土耳其苏丹》及《托尔斯泰》等。

    估计很多八零年代的人都很熟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吧,记得语文课本上好像有类似的文章。

    这么好的画面,张天元当然不会错过了,于是拿出自己的数码相机拍了几张照片,这些东西回去了倒是可以向圈子里的人显摆显摆。

    张天元很希望能亲眼看到几笔生意当场成交,但买卖双方各自期望值的距离。一时很难拉近。其实,这种生意即使成交也不会那么直接,底下总还会有一场激烈但不见硝烟的角力。

    不过这种热闹看起来倒是很有意思的。

    此时小街上的地摊、桌位、篷车犬牙交错已是水泄不通。相比店铺里的古董,历史沉淀感、价值感差多了,许多甚至是现代的刀叉、碗盏、皮带、军刀、望远镜之类,显然把时间花在这里意义不大。

    于是张天元便抓紧时间对沿街的店铺进行地毯式“扫荡”。发现它们虽然缺乏博物馆、拍卖行瑰宝级的大器重器,但各有侧重,几乎一店一式的古董,多的是相当容易撩拨起各地顾客购买欲、占有欲的造型曼妙、小巧玲珑、工艺精致的各式各质器类。这里简直是一个浓缩的世界艺术博览会。较之国内赝品充盈。“陷阱”难防的状态,这里比较让人放心。

    从八点一直逛到快午饭时分,街上的人流迅速地在减少,摊位已有撤退者。显然高潮已经过去,一会儿这里就将恢复平静。

    张天元正打算找个离开找个地方吃饭呢,忽然被兰斯洛特引到一家店的门口。说这里还有很多商店漏了看,张天元感觉愕然。因为他们明明到过这里,只是没有注意在一个与其他门面无多区别的门洞的阶梯下。居然是一处集中了上百家商铺的地下古董市场。

    里面空间虽然比较逼仄,内容却是丰富多彩,刚刚进入店里,柳梦寻就瞧上了一件白玉作品,经张天元鉴定,质量、工艺俱精,300英镑顺利拿下,比国内市场上便宜好多。

    “快看啊老公,这里面有好多好多中国的东西啊,虽然都是些小玩意儿,不过看起来好好精致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