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八章 95%的人花95%的钱买的是95%的赝品-第2/3页





    不过张天元自己总结了一些经验,他觉得,区别真假鸡血石还是有办法的。比如仔细观察接合部痕迹,寻找拼合缝及拼合处气泡;观察血块、花纹分布走向是否连续、自然;观察光泽度,一般掺过有机胶水的假鸡血石光泽较暗。

    当然了,这些方法对他来说没有意义,他用的更多的还是那强大的外挂,只要外挂一出,再神奇的造假手段也休想逃过他的眼睛了。

    放下手中的鸡血石,张天元心中不由叹了口气,这块鸡血石就是用的最新的造假方法,难怪会连龙相都能欺骗,因为它本身就是真的啊,只不过是用小的鸡血石粘起来的大块鸡血石而已。

    其实关于鸡血石的造假,可不只是这两种方法,造假的方法最常用的一般有四种,第一种是镶嵌法,就是在石头的表面上,选择几个醒目的地方,分别挖出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小坑,然后用红色的硫化汞涂料嵌入,待其自然阴干后,再磨光上蜡。

    不过,这种嵌入的硫化汞没有层次,同时血与昌化石的交接处色泽生硬,没有过渡。

    再有就是浸渍法,这种比较复杂,是在昌化石需要的地方涂上硫化汞,阴干再涂,再阴干,使其血稍有层次,然后放在透明的树脂里浸渍,务使周身浸到,拾起晾干。再用细水沙打光即成。

    用这种方法做成的假鸡血石,因树脂易老化。日久表皮会泛黄,与内部的石色不相协调。同时树脂表皮的毛孔比较粗,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其表面有一点点细小的擦眼。

    而第三种切片贴皮法,只适用于鸡血石的印章料子,不很常用,就不多说了。

    最后一种作伪的方法叫做添补法,这是在真鸡血石上,再添加硫化汞,并在添加的部分表面罩上一层极薄的树脂。磨光后即成。

    这类方法是在血上加血,无疑是锦上添花,价值大增,同时真中有假、假假真真,所以对于特别好的鸡血石,在观察时必须注意和联想到作伪者的手法,方可避免“大意失荆州”的后果。

    其实到了如今,很多人无所不用其极,造假的方法也在与时俱进。

    比如鸡血石仿制品

    “金顶红”:

    脉石英中含有红色的辰砂微粒。因其常分布于金矿的顶部故而得名。除美国有产出外,我国的吉林也有发现,并称之为“朱砂玉”或“牡丹玉”。

    “鸡血玉”:

    先使岫玉产生裂纹,再放入红色染料中上色。

    拼接鸡血石:

    用502胶粘接鸡血石的碎块。然后雕琢,这个就是今儿张天元看到的这种造假,不过显然今天见到的这个东西造假水平要比单纯用502胶水粘接的更加出色。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材料,不仅使得粘接处轻易看不出来。而且整体上也非常美观。

    工艺“鸡血石”:

    以灰黑色塑料为地,辰砂粉末或红色有机颜料为血。外表涂一层保护树脂。

    其实真要说起来的话,这些都是小事情,真正可怕的是有些石头,就连专家都没有定论,有些人说是真的,有些人说是假的,搞得你是云里雾里,完全稀里糊涂了。

    张天元来昌化之前听窦晓玲在电话里说过。

    一位收藏爱好者花巨资购买的“鸡血石”,一天之内遭遇冰火两重天,一方是国家电视台的《寻宝》栏目邀请的国内鉴定专家,鉴定是假,一方为权威检测机构——中国地大珠宝检测中心,鉴定为真。

    两方专家结论迥然不同,这让这位收藏者和我等外行一脸茫然更感好奇。这方“鸡血石”究竟是真是假,他们电视台很期待更多专家慧眼识石,让其真相大白于天下。

    记得有位资深收藏鉴定专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95%的人花95%的钱买的是95%的赝品。”

    这话凸显了收藏市场的乱相。所以,张天元在这里还是不得不提醒一下收藏爱好者在这个圈子里淘宝,可要多个心眼,弄得鸡飞蛋打就得不偿失了。

    “后来怎么样了?”当时张天元对这个事情特别感兴趣,就想知道这个鸡血石到底是什么情况。

    根据窦晓玲的描述,这故事最终真相大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