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八章 版画-第2/3页





    如今他这双手抖个不停,连茶杯都拿不稳,就更不要说写字作画了,就说张倩那个红包上的两个字,还是费了很大的劲儿才完成的。

    “元博爷爷,你这手哪里抖啊,真是奇了怪了,今天张大哥一来,您老是眼睛看清楚了,耳朵也能听见了,甚至手脚也不抖了,难不成张大哥是老天爷派来的活神仙?”张倩此时放下了手中的书,有些惊讶地看着元博大师说道。

    此时的元博大师才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能看清楚东西了,就连手也不抖了,这实在是奇迹,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啊,就算是上级部门关心他,给他派来了最好的医生,可也没能治好他这痼疾啊,如今这张天元一来,他一下子各种毛病都没了,或许真如张倩所说的那样,这小伙子是老天爷派下来的活神仙啊。

    不过也就是短暂的喜悦而已,元博大师就恢复了平静,他都这把年纪了,早看惯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以来,人间最大的惨剧他见过,最大的喜剧他也经历过,没什么是可以让他再激动起来的。

    所谓宠辱不惊,大概就是如此了吧。

    当然,宠辱不惊并不代表就失去了感情,对于让他重新恢复了听力、视力,而且手也不再抖的张天元。他还是由衷地感谢的,内心深处就觉得这小伙子是自己的恩人。

    至于说张天元怎么做到的。元博大师根本就不愿意去多想,所谓隔行如隔山。他不是学医的,也不懂医术,他只要知道自己如今好了,那就足够了,至于这样的状态能维持多长时间,他也不愿意多想,既然老天爷又给了自己这样的好处,那自己就趁着这个机会,再多忙碌一下吧。把没看的书再看看,把没做的事情再做做。

    见元博大师如此,张天元也是稍稍松了口气。

    他是最怕别人追根究底的问了,就算他可以解释,但用这个谎言去圆另外一个谎言,结果这谎言越来越多,最后可能自己都无法自圆其说了,还是元博大师这样的人比较好,让你根本就不用担心那么都。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心里头也舒坦。

    尽管张天元在以前就听人说起过元博大师的为人,听说此人是真正做到了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道听途说终究是道听途说,究竟是不是如此。张天元自然还是希望自己可以亲眼见到的。

    而现在,他就看到了。

    “老师。要不让连护士进来给您看看?检查检查,您这么大年纪了……”张儒生看到这样的情况。心头却有些不安,很多老人都有回光返照的事儿,他不能不朝着那方面想。

    “你是说老头子我快死了啊?死了就死了吧,活了一百多岁了,老头子我也算是捞够本了,现在不管什么时候被阎王爷叫去,那都是应该的,再说了,跟你师母离开了那么久了,还真是怪想她的。”

    元博大师的释然,并没有让张儒生放下心来,张儒生知道元博大师的后人都是大忙人,过年也就初一初二在家里待了待,然后就又去忙活了,但是今天这个事儿,他必须得通知一下这些人的,否则老人要是就这么走了,那他就难辞其咎了。

    “倩倩,咱们去街上买点菜吧,让老师跟你张大哥聊聊。”

    张儒生倒是很会找借口,本来就说好了今天要在这里吃饭的,那自然是要买菜的,事实上他只是打算出去打电话,把这里发生的事情告诉给元博大师的家人。

    元博大师应该猜到了张儒生的想法,但是并未阻拦,反而是对张天元说道:“小伙子,坐下吧,把你的画拿来老朽瞧瞧,不过你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啊,依着老朽的想法,陈洪绶最擅长的可是版画,这种画卷,实不多见,为伪作的可能性非常大,甚至有可能根本就是古代的印刷品啊。”

    “版画?”

    “对,版画,也是我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这东西主要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