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三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2/3页





    在密支那附近出产的香米称作khatcho,被认为是缅甸最好的香米。

    这座城市还因其水果而出名,包括菠萝,西瓜,荔枝和牛奶果等等。

    再加上翡翠,可以用来赚钱的营生实在是太多了,本来应该是一座非常繁华的大城市啊,可是实际上呢,不仅城小人穷,最麻烦的是,就算东西产出来了,也很难运出去,这就成为了大问题了。

    除开密支那,就说整个缅甸吧,要想富先修路这话也是非常适用的,缅甸空有金、银、铜矿和诸多宝石矿,人民的生活水平,却穷的和非洲战乱国家差不多,这根源还是在政府身上。

    当然了,有时候政府也挺无奈地,各地战乱,政令不一,统治不够强硬,都是缘由。

    “唉,张兄弟啊,你就别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了,这哪里是有钱有势就能办得了的事情啊,本来缅甸国内的工业水平就比较低,在这种环境下修路那是非常困难的,而我们的政府又不愿意让国外的工程队进来,就直接导致了这路就算有人投钱,那也修不起来。”

    “再者说了,这个地方常年动乱,克钦独立军和缅甸政府军之间的战斗。基本上都在这一带进行,就算是有不要命的来做工程。那也得有命做完啊。所以现在这些路就是谁都看着烦,可谁都不愿意修的。”

    杨耀山何尝不想把这路给修了啊。然后想办法将密支那打造成一座最起码抵得上华夏国内三四线城市的地方啊,可问题是这些办法根本就行不通啊。

    此时因为车里头没有坐着缅甸的士兵,所以他们两个说话也比较随意,杨耀山是对着张天元大倒苦水啊。

    杨氏宗族从清朝早期开始就已经做翡翠生意了,从内地搬到了这里,他们可以说是见证了缅甸的风雨路程,知道缅甸发生的很多事情,也是缅甸历史的见证者与记录者。

    缅甸这个国家,可以说是相当多灾多难的。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旧称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坞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从上世纪初开始,他们被英国殖民者占领,成为了别人的殖民地,一直到后来,二战的爆发,昔日风光无限的日不落帝国在欧洲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根本无暇顾及亚洲的事情。结果就是被小日本赶出了缅甸。

    当初的远征军,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战争的,为了赶跑缅甸国内的那些日本侵略者。

    一直到缅甸政权的重新建立,可以说都是仰仗了我国政府的帮助。总算是好歹脱离了英国和日本的统治,走上了一条独立的道路。

    然而好景不长啊,犹豫缅甸国内的民族众多。家族掌权,就使得除了政府军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简直有一种华夏军阀混战时期的样子了。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金三角等地的国民党溃兵,以及一些残留在缅甸境内的日本军人,搞得这个国家是乌烟瘴气,战乱不断,好像谁拉到一伙人,都能直接占山为王似的。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后期,翡翠矿的价值逐渐的凸显了起来,密支那地区就成了政府军和地方势力争夺的焦点,这种争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完全的平息过。

    就在去年年末的时候,这里就曾爆发过一场冲突,而且规模还不小,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政府军要来这里办事儿,结果与克钦军产生了冲突,然后被杀死了好几个人,于是双方就开战了,一直打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平息,还是断断续续,没有以前那么严重罢了。

    在张天元的眼里,缅甸是一个和平的国家,是一个崇尚佛教的国家,是一个拥有着美丽景色和好空气的国家,好像在这里的人都很幸福,只要挖下自己国家产的翡翠就可以赚大钱,政府和民众,一点矛盾都没有。

    但是实际上在密支那这纵横一百五十多公里的翡翠矿区内,各种关系却是极其复杂,经常都会爆发一些小规模的战争,当然,这些事情对外是不宜宣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