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五章 骗术-第2/3页





    “您也遇到过这种事儿?”张天元问道。

    “当然遇到过,遇到过之后,我就把这些研究了一下,其实江湖术士、江湖郎中也必须靠欺骗才能维持生计,但他们总还有自己的行当作为掩护,江湖骗子则**裸地用骗术诈人钱财。江湖骗子必须具备五大能耐:把点、把杵、抛苏、亮托、换托。‘把点’就是物色被骗的对象;‘把杵’就是考虑是不是能骗成;‘抛苏’就是行骗时假戏真做、该笑就笑、该哭就哭,表现得逼真异常、毫无破绽,让人信以为真、受欺上当;‘亮托’就是让顾客看货色,为了使对方上当,拿出来的样品一般都是真的;‘换托’就是在对方受骗上当后,用掉包之计,把真的留下,假的留给对方。”

    “李教授,你这么一说,我怎么感觉今天那事儿,我好像把里面改遇到的都遇到了,早知道的话,真该来找您好好商量商量的。”张天元听得是目瞪口呆,他以为自己知道的够多了,听了李明光这番话才明白,其实自己还无知得很呢,如果早知道这些,今天一开始看到那老陈和小前的表演,就能够戳穿了,哪里还会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如果仔细比照一下,今天早上的事情。在李教授口中说的那些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词儿。

    李明光到底也是人,所以被张天元这么一夸。登时还得意了起来,这一说,就收不住了。

    “江湖骗术门包括‘老月’(耍腥赌的)、‘老荣’(当小绺的)、‘老渣’(贩卖人口的)、‘老合’(挨帮挤靠的生意)等。

    老月,就是耍腥赌的,即设赌博骗人钱财的江湖人。

    老渣,俗名‘渣子儿’,就是人贩子。人贩子过去分为‘不开外山’和‘开外山’两大派。不开外山的,就是遇到贫苦之家,无衣无食。生计困难,他们见这家人生有子女,就向他们游说,把儿女卖了换取衣食。

    开外山的就不一样了。他们专以朝外省贩卖人口为生,手段比起不开外山的来毒辣得多。他们多是媒婆的变种。在旧时代有三姑六婆最为可伯。过去有两句治家格言:‘僧道尼姑休来往,堂前莫叫卖花婆’。三姑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是稳婆、花婆、巫婆、虔婆、药婆、媒婆。

    江湖骗子骗术之精,种类之广,令人防不胜防,难以辨识。但是。据骗子们自己所说,不受骗的唯一法门就是‘是便宜不贪,是便宜不爱’,贪小便宜的人是骗子手们最佳的、也是唯一的欺诈对象。”

    “李教授啊。您这话说得是没错,可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啊。人总是有贪心的嘛,要不然到现在。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轻易受骗了,而且骗子的手段也是日新月异啊。”张天元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如果没有六字真诀,没有地气,自己怕是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之中,已经受骗上当好多次了,尤其是玩古董玉石的,是最容易受骗的行当啊。

    就那“狸猫换太子”这种来说吧,张天元就切身体会过,他认识的那些朋友当中,甚至有人就上过类似的当。

    你比如说,如今,市面上的海外回流文物宋元明清古陶瓷屡见不鲜。这中间:一为假古董,真回流、二为假古董,假回流、三为假古董,假出水。惯用招数一般是:先生产一批高仿品,然后做足海外寻宝、重大发现之类的文章,再将这些东西通过海关回国。藏品身上由此而被加盖的海关火漆印,就成真正的回流文物了。

    就是哪位上浦的慕容老板,不久前还在一批据说来自海底打捞出土的青花瓷中,依据底足火漆印买了一件“回流品”,附赠的还有一张报纸,上面刊登有登载了关于“碗礁一号”被不法之徒盗捞大批瓷器的消息。店主曾悄悄地告诉朋友,这几件瓷器中就有“碗礁一号”的货。结果不久在网上发现,各地购买此赝品的不在少数,而那张报纸也是假的。

    另外,有这样一群人,就是专业作假的,他们是古玩骗子的技术派,潜心研究,以至于作伪手段与日俱进。移花接木、老底接胎、化学做旧、烟熏养宝或许是他们轻车熟路的雕虫小技。他们的作品或出现在资深藏家手中,也或者出现在某拍卖行、甚至博物馆,这些甚至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荣誉,也成就了古玩骗子有了基本可以拿出手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