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七章 老宅子-第2/3页





    张天元则四下里看着,院子里有三间房子已经塌了,而且就倒在地上,也没有人去收拾,那烂砖烂瓦全部堆积在那里,甚至还能看到几只老鼠从砖头缝里探出脑袋来偷窥。

    而正前方的这个房间,要稍微好一些,可是房上还是有不少的裂痕,有些地方还用粗壮的木棍支着,好像风一吹,这房子就会塌了似的,也得亏帝都这些年都没地震,不然的话,这房子肯定全塌了,真得是必须得推倒重建了,这房子质量本身就不好,有好几十年了,哪里还能住人啊,张天元犹豫着到底要不要进去,真怕自己刚进去这房子就塌了,虽然说自己不至于被塌死,可是这解释起来却有点麻烦啊。

    “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位于帝都市东城区东交民巷,形成于1901年至1912年,是一个集使馆、教堂、银行、官邸、俱乐部为一体的欧式风格街区。现存建筑有法国使馆、奥匈使馆、比利时使馆、日本公使馆和使馆、意大利使馆、英国使馆、正金银行、花旗银行、东方汇理银行、俄华银行和国际俱乐部及法国兵营等。现存建筑均保留原状保持二十世纪初欧美流行的折衷主义风格,用清水砖砌出线脚和壁柱,砖拱券加外廊,木结构角檩架,铁皮坡顶。

    这里是帝都仅存的二十世纪初的西洋风格建筑群,也是帝国主义侵略华夏的实物遗存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些。但是却永远看不到这光鲜的背后,其实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阴暗面,潮湿面。”因为里面的人还没有来开门。所以高老师便趁机给张天元说起了这东交民巷的一些事情。

    “1949年之后这里仍被作为使馆区,与我国建交的民主德国、匈牙利、缅甸等国的使馆沿用这里旧有的建筑。直到1959年迁往朝阳门外三里屯第一使馆区。在那段特殊的年代里,这里由于其历史特殊性,再次收到冲击,街名被改为反帝路,很多西式风格建筑遭到破坏,1980年代以来,随着帝都城市建设发展,东交民巷建筑亦受到冲击。汇丰银行、怡和洋行、俄罗斯馆的旧址因拓宽马路被拆除;德华银行在1992年被拆除;日本使馆旧址被北京市政府占据着;街上还兴建很多高层建筑和现代建筑,整条街风貌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这里原本的很多建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被渐渐拆除的,留下来的,也就这么三五间了,就像是一颗宝石里面的驴粪蛋蛋,实在不怎么好看啊。”

    房门开了,里面探出了一颗小脑袋,还留着那种很奇怪的娃娃头,是个五六岁的小孩。看了看高老师和张天元之后,不由得打了个哆嗦,说了声“好冷”。然后回头朝里面喊了:“爸,刚刚那个戴眼镜的伯伯又来了,还领了个叔叔。”

    张天元冲那小孩笑了笑,没想到却把小孩吓得将门关上了。

    “高老师,我刚刚看过了,隔壁好像也有人在挑选古董家具,我们不如去那边看看吧,这里的主人好像都不怎么欢迎咱们啊。”张天元苦笑道。

    “你不懂,这里是真有好东西的。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这家的主人是个病秧子。早些年出了车祸,就一直躺在床上。但是他真的有不少好东西。就是不肯卖,固执得很,说是祖辈留下来的,一定要收藏好了,不能随便卖。但是我能看出来,他心里头其实挺想卖的,卖了之后不仅能给自己看病,还能娶媳妇,只要我们好好说说就行了。”

    “这家没媳妇吗?那孩子是谁啊?”

    “这这家人年轻的时候收养的,别看人穷,可是心肠真不错,你想想啊,能一直守着祖宗的东西不卖的破落户,那人品绝对不会太差的。”高老师解释道:“而且他原来是结过婚的,媳妇看他出了车祸之后就跑了,一个人怪可怜的,能把娃拉扯到五六岁就不容易了,当时娃收养过来,才不到一岁。”

    张天元一向觉得自己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对于这种事情,却往往会有些感动,这样的人性,连他自己都要忍不住肃然起敬了,虽然说对这次来这里期待不大,可是他还真想看看这个身残志坚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