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 帝都第一泉-第2/3页





    “说说看,fan zheng 还没到呢。”

    “帝都sars疫情减缓后,有记者就经常看到国家领导人,频频在玉泉山会见外国元首,我那个记者朋友也是其中一个,于是对于玉泉山的好奇又加深了许多。询问正在积极推动旅游的帝都市政府可否安排到玉泉山一游,得到的答案是:‘玉泉山那边不让去!’我那朋友找熟人打听了一下,不少人表情怪异或支支吾吾,但答案都是‘去不了’。

    我那记者朋友想起曾认识一位高干的子弟,向他了解qing kuang后才发现,玉泉山在建.国之后就已不是风景区了,而是层层封锁的军.政要地。这位高干子弟说,建国后,这块风水宝地就被军方买走了,这其实也就是禁地之说的由来,并不是特别zhun que ,不过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老一辈的领导人都喜欢到此地办公或休憩倒是真的。

    玉泉山在清朝时就是着名皇家园林之一的静明园所在地,清朝以后一直是历届政府管辖的别墅禁地。现在基本上也算是归国家管辖了,官方的资料说,玉泉山驻扎着一个警卫营负责保卫,具体怎么样,我也不清楚,这些资料有点道听途说的味道,听听也就罢了,不用太当真了。

    其实纵观历史的话,我想张兄弟你对于玉泉山一定不会陌生的。老一辈的领导人。多少都与玉泉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连:周公对玉泉山情有独锺,生前曾希望将骨灰撒进玉泉山山泉;邓公也在玉泉山住过很长一段时间。

    此外。每当有重要会议召开,欲草拟长篇报告或决定。也会将撰写的专家和研究人员集中到玉泉山,一方面保密容易,秀丽的风景也让这些御用文人有良好的创作环境。

    为了安全起见,玉泉山附近警卫极为森严。高干子弟小时候听父亲说,当地曾有农民看到玉泉山禁区果子成熟但无人理会觉得可惜,这种qing kuang其实过去真的有,不过现在不会了。

    我的记者朋友听了这个故事,只想前往玉泉山简单看一看时,心中总是有些顾忌。在帝都采访这么多年。从未有过对一个景点那么感兴趣的时候,不过驱车到玉泉山,只盼能从远处眺望,亲身感受山水的灵气。”蛇麟说到这里的时候,却发现张天元正看向窗外,于是停了下来。

    往颐和园方向出西四环,走到颐和园西边的玉泉山路上,玉泉山上着名的玉峰塔映入眼中,沿途都是一排无尽头的三米高墙。多处小叉路有军队站岗,想必这些都是传闻中门禁森严的国防大学,以及军队重要军事机构的出入口。

    玉泉山路并不算长,却看到不少“禁鸣”的交通号志。两根停车大打听了一下,玉泉山北边的四槐居村民说,“这是担心首长们受到骚扰”。

    在玉泉山北边入口处遇到一位张姓老村民。问怎么上山,他笑说:“sars期间首长就在这住了一段时间。老一辈的退休高干也很喜欢到这来。保安很严密的,很多游客来这kan kan就回去了。上不去的。”

    张天元发现有些村民对军队选中这块地方感到十分骄傲。村口一位小贩就说:“玉泉山附近村民比较受到信任,国家领导们都是吃我们种田供的粮。”

    环顾玉泉山附近不曾见到任何高大的建筑物或别墅,问当地村民,有人就说:“政府早有规定,玉泉山周围不允许盖楼超过三层。别墅都在玉泉山里头,是给首长们住的。”

    汽车最终还是驶到了玉泉山的入口之处,果然警卫非常森严,比起聂震他们家住的军区大院还要严格很多。

    也是幸亏聂老爷子早就有所准备,派了zi的警卫到门口迎接,不然的话,就以张天元和蛇麟这样的人,连通行证都没有,根本是不可能进去的。

    通过环山公路进入玉泉山里面,可以看到非常美丽迷人的景色,不过张天元不是来欣赏景色的,他还是头一次来着地方,难免有些紧张。

    一起坐在车上的警卫吩咐他们不要乱看,说这是为了他们好,张天元虽然很想四下里悄悄,不过想了想还是算了,干嘛给zi找麻烦啊。

    汽车穿过了森林茂密的大道,然后进入了一个独立的别墅门口,这又是一番检查,才得以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