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 李教授的担忧-第2/3页





    当然了,‘望’字也不全是指看风水,也可以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咱们之前不是调查取证了吗,墓葬周围的草木甚至泥土,对于南派盗墓者来说,也可传达出重要信息。其实何止是南派盗墓者,如今考古學里面,也经常用到‘望’字,就连一些北派的盗墓者,也开始學着观察了,因为这真得很重要,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准备工作做好了,那接下来的事情也就简单了。

    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又经常擅长风水之术,每到一个地方,必先查看地势,看封土已平毁的古墓坐落何处。

    按照土夫子们的解释,只要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一般都会有大墓存在且墓的规格高,陪葬宝物既多且精,许多是国之重器。咱不说南方的墓葬吧,就说那秦陵、乾陵,还有这定陵,在风水學上都是大有文章的,我觉得天元你啊,以后學學风水,不会错的,只是不要痴迷就好了。

    懂风水的人,用自己的本事去判断附近是否会有墓葬,那几乎一猜一个准,甚至比现代许多仪器还要精确。”

    “这么厉害啊!”张天元以前从未听说过这种事情,在考古學的书里面。是绝对不会出现风水这种迷信的东西的,所以现在听起来。那自然是非常新鲜的。

    “这‘闻’呢,其实就是闻气味了,不过这种本事,一般人學不会的,得盗墓多年,对土壤等墓葬等气味非常敏感的人才能用到。”

    “对了,白天打探洞的时候,李教授你就闻了那些土壤。你是不是有这本事啊?”张天元问道。

    “哈哈,我还不行,差得远呢,我只是对白膏泥和五花土的气味比较敏感而已,可是真正有着那玄之又玄的鼻子的人,依气味的不同,甚至能够来分辨墓葬的有无。”李明光笑道。

    “这本事可以练吗?”

    “当然。这就是练出来的啊,你以为谁一出生就会盗墓吗?”

    “有此奇术的盗墓者专练鼻子的嗅觉功能。在踩点时,若发现墓葬所在位置,便翻开墓表土层,取一撮墓土放在鼻下猛嗅,从泥土气味中辨别墓葬是否被盗过。并根据颜色判断大体年代。”

    “那究竟能精确到什么程度啊?”张天要好奇地问道。

    “据说功夫最好的可以用鼻子辨出汉代墓土与唐代墓土的微妙气味差别,准确程度令人惊叹,你服了吧?”

    “服了,真是服了,这些人也太牛了吧。难怪历史上很多连官家都无法盗取的墓葬,这些盗墓贼居然有办法。”张天元感慨不已。

    “至于问和切嘛。这一点如今的考古學中用的更多,问就是调查询问,而切比较复杂了,我就不赘述了,说到底,切其实凭借的就是感觉,这跟中医里面用手切脉是一个道理,有经验的南派盗墓者,甚至将手放在地上,然后敲击地面,都能够估计墓葬里面有没有东西,还有墓室和墓道的位置,为打盗洞创造良好的条件。”李明光又道。

    “果然厉害,我们要是有了望闻问切这四样本事,以后考古也容易多了啊。”

    “那是自然!在清末的时候,有个南派的盗墓者叫钱夫子的,他就精通这望闻问切四样本事。他在一处游览的时候,通过问,得知这这里曾经有过帝王墓葬,然后通过望,确认当地的风水极好,如果是帝王的话,很愿意在那里下葬。然后他又通过去闻附近的土壤,以及通过切来判断墓葬的位置,然后在七天之后,他便凿了了盗洞,进入了地下。”

    “后来呢?”

    “后来还真让这钱夫子给猜对了。果然掘出砖室大墓。墓壁彩绘死者生前生活图景,墓内有宝剑、宝鼎、玉璧、漆器、金饼、砚、竹筒等物几百件。钱夫子连夜把这些东西用马车运走,然后通过熟人,卖给了当时的一个脚盆富豪,赚了一大笔钱。”

    “可恨!”张天元本来还挺佩服这钱夫子的,可是听到这里,心中便有些不爽了。

    “所以说,这种本事,掌握在考古學者的手里,那就是一件好事,可是掌握在那些盗墓贼手里,那就是灾难啊,你要记住这一点。”

    “对了李教授,你刚说了,那个花荣是北派的盗墓者,害怕他会动手毁掉墓葬,这北派到底有什么不同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