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八章 五花土和白膏泥-第2/3页





    他就是想要挖些土来垫羊圈,结果却发现铲出的黄土有的土块颜色很杂,与其它地方的土色明显不同,有黄有红,土里还夹杂着不少碎石子,土质非常坚硬。

    这个村民起初也没在意,不过正好当时附近有考古队的工作者,他便给那些人提到了这件蹊跷事,正巧陕州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前来调查,凭经验初断,这地下有东西。

    不久,考古队赶来实地勘察,果然是一座古墓,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古墓,沉睡了两千多年的秦景公被找到了。

    由于“五花土”容易暴露目标,古人也曾想出了一种方法,就是挖葬坑时,将挖出的土按先后不同的次序,由下往上堆放,封土时再反过来回填,或者干脆就从旁边凿出地底的土壤来回填,然后把挖出来的那些土直接拉到别的地方去掩埋。

    元朝皇帝的陵墓至今一个也没有发现,这与秘葬有直接关系。

    在秘葬时,蒙.古人将坑挖得很很深,但土不能挖碎,要成块。土块都要小心地按次序放好,等棺椁下葬后,再按原位置将土块放回。

    这样处理后的墓葬,即便北派盗墓贼擅长使用的“洛.阳铲”,也无法发现异常。

    但汉.族人就没有考虑这么远,或许是因为墓葬中多有机关之类的东西,不怕盗墓贼似的。所以不只不秘葬,还唯恐天下人不知道,凡是下葬的地方,你一看就能清楚的辨别出来,因为特别讲究风水,那下葬之处只要是懂点风水的人也能一眼看出来。

    只可惜这种有意无意的大意,就给盗墓贼提供了极好的盗墓目标和机会,尽管墓穴里面的机关有用。可是盗墓贼前仆后继的来送死,后面的人占了前面人的光,机关已经没有用了,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掘墓了。

    事实上如果看到“五花土”。探针或洛.阳铲下去,再看到白膏泥,那下面有古墓就基本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了,当然了,如果是故意造假的墓穴,那就是你受骗了,说明古人还是胜了你一筹啊。

    白膏泥这种东西,比较官方的术语名称是“微晶高岭土”,是一种极纯净的黏土,在中国不少地方都有分布。但以阿卡林省景.德镇高岭的白膏泥质量最好,故名“高岭土”。

    高岭土土质细腻、湿润,粘性十足,最显著特征是渗水性小,是上等陶瓷生产用土和化工原因。景.德镇的陶瓷闻名中外。就是因为它的土好。

    高岭土为什么又叫白膏泥呢?因为这种土潮湿时呈青灰色,故称青膏泥;晒干后则呈白色或青白色,才称“白膏泥”。

    经现代科学检测分析,白膏泥由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以及钙、镁、钠、钾等氧化物组成,因为粘性大,分子紧密,有神奇的防腐效果。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白膏泥这种特性。秦汉时期的大型墓葬很少不用白膏泥的。

    在唐代的陵墓之中,也发现过白膏泥,应该说这种泥土越往后,用的越少了,大概是后来多用于制作瓷器了吧。

    不过即使没有白膏泥,也难不倒这些古人的智慧。他们还研究出了一种人造白膏泥,同样可以做替代用品。

    第四个坑也没找到什么东西,不过他这一次提出来的土里面多了一些明显的骨头碎片,这倒是挺吓人的。

    李明光教授在张天元提出土的时候,都会先看一眼。然后再用鼻子去闻一下,原来啊,这不同朝代墓葬的土壤,闻起来的气味也不太一样,甚至如果靠近墓葬的土壤,气味也会发生变化。

    即使这一次土壤没有什么特别的,但也可以通过这些气味来判断附近的土壤有没有变化。

    “来,天元,在这边挖。”李明光走到了一个位置,让张天元下铲子。

    张天元点了点头,开始了打第五个探洞了。

    张天元知道,李明光应该是发现了什么,于是这铲子下去的时候,就特别留意,他的地气顺着铲子往下,也在同时探测这洞下面是否存在一些和之前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说五花土、白膏泥之类的,这样的话,就能判断下面是不是有墓葬了。

    “要不然先歇会吧,你看继红和东红都回来了,大概是没什么收获,这也挺费劲的啊。”李明光年轻的时候也用过洛.阳铲,知道这东西可不轻松,基本上打三四个洞,那人累得就不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