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 史上最悲剧的皇帝-第2/3页





    “一个死囚的话,真有那么可信吗?就不怕他是戏耍你们?”张天元问道。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嘛。而且这种事情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你是学考古的,大概也知道唐定陵的情况吧?”

    张天元点了点头道:“唐王朝衰落,历史交替,定陵灾难重重啊,屡经焚毁和资掘。唐德宗建中元年二月遭到党项、羌和吐蕃的两次焚烧。贞元十四年四月派左谏议大夫崔损为八陵奉修史,曾给定陵造屋380间,并置备陵寝帷幄诸物。后梁开平二年又遭住华原军阀温韬资掘。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和开宝三年两次诏令修葺定陵。明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太监梁永巡陕,尽发历代陵寝,搜刮金玉,该陵再次被盗掘。清乾隆四十一年才竖碑封墓。不得不说,和唐定陵的确是命途多舛,跟它的主人中宗李显一样可怜。”

    “是啊,就单单拿陵园的那些石刻来说吧,这批石刻造型高大雄伟,艺术精湛。它和乾陵等陵的石刻群一样,是我国唐代艺术宝库中的精华。可惜多已无存,经战乱及附近居民盗石材凿器,陵园及四门石刻几乎被洗劫一空。现仅有南面一个石狮、一对石人比较完好,东门及北门虽然有石狮、石马,但都残破不堪。而且没有王宾立像。”说这些的时候,李明光显得有些气愤。

    张天元则脸色尴尬。所谓附近的居民,不就是指的这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嘛。

    当然张天元是知道的,李明光说得没错,就他记忆中来说。有几年这一带盗墓非常疯狂。主要是那个时候吃饭穿衣都成问题,吃得是那种黑得像碳一样的糟糠馍馍。如果能吃一个白面馍馍,那都是几辈子修来的福了,穿的衣服一年到头就一两件,洗了换。换了洗,衣服上是补丁叠着补丁,现在的人肯定想不到那个时候的苦日子啊,作为八零后,张天元是庆幸自己经历过那一段苦日子的,因为经历过苦日子,他就懂得珍惜。

    当时因为日子穷。有些人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就开始了盗墓的行当。

    有些书里把盗墓的说的多么多么有技术含量,多么多么高端,要么就是凶神恶煞。无恶不作。

    其实真正现实中,盗墓的大多数根本什么都不懂的,那个时候张天元记得最清楚,什么洛阳铲,什么专业工具,真得是屁都没有,那些墓被挖得是乱七八糟,坑坑洼洼,就像是老鼠啃过的奶酪似的。

    不过那个时候的人还比较敬畏鬼神,所以盗墓之后,还把挖出来的土重新填回去。

    自己的父亲当时也是盗墓者之中的一员,没办法,为了生计,再加上当时国家管得也不严,看别人盗墓赚了钱,村里头的人也都急了。

    这些人懂什么文物啊,有些时候挖出来坛坛罐罐的都不知道爱惜,当场就有打碎的,当时很多事情现在想起来真得是让人心酸啊,有些人挖墓,居然专门找金银,像那些坛坛罐罐的,直接就扔一边了,结果损坏了不少,直到后来听说那些东西可能更值钱,这才小心保护了起来。

    所以说,盛世收藏,乱世盗墓,虽然当时不能算是乱世,不过农村的生活那跟乱世也差不多的,一年到头也吃不了一顿猪肉,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啊。

    这也是为什么生活好了之后,农村人很多都容易发胖的原因,就拿肥得流油的猪肉,那真是往撑死了吃啊,不胖才奇怪呢。

    说起来,这唐代十八陵都在陕州境内,这是张天元感到骄傲的事情,但同时由此引起的盗墓,却也是他感到惋惜的事儿。

    “李教授,您累了吧,累了就先休息吧,明天还要主持钻探和发掘工作呢。”张天元看了看时间,已经不早了,便说道。

    “行,你也早点休息吧,说不得明天还得要你帮忙呢。”李明光笑道。

    ……

    张天元也是在这里将就着打了地铺,谁在二层的房间里,晚上外面想着蟋蟀的叫声,吹着微风,虽然是夏季,但也还算凉快,没多久,想着事儿的他就睡着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间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还有狗叫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