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王羲之的真迹?-第2/2页





    “嚯,有那么夸张嘛,就算是唐伯虎的画,那也不至于这么夸张。”涂寿不屑地说道。

    “唐伯虎算什么?唐伯虎的画跟他的书法比起来,那就逊色多了!知道什么叫物以稀为贵吗?他的字就是如此!就算只是临摹的作品,都能拍到三亿多的价格,你们说厉害不厉害?”羊易俊笑了笑道。

    “难不成你说的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涂寿皱眉问道。

    “没错,这正是王羲之存世的唯一真迹——!”

    说着话,羊易俊便将那红布揭开,露出了下面的宝贝。

    徐刚问张天元道:“什么叫?还有这个王羲之存世作品真得很少吗?”

    张天元并没有因为这个问题而说徐刚孤陋寡闻,因为知道这个事情的,其实人并不多,不是行内人,恐怕也就知道有个书圣王羲之,还读过他的吧。

    他想了想,将思维稍微整理了一下说道:“王羲之真迹早于不存于世,唐代的精摹本历来已被当作真迹看待。”

    “什么玩意儿,那羊易俊这是摆明了用赝品来忽悠人啊!”徐刚惊道。

    张天元叹了口气道:“你先别着急,听我继续说。”

    “好好好,你继续,你继续,我听着呢。”

    “由于年代久远,且本帖享盛名久,和王羲之其它墨迹一样,对它的摹刻年代就有不同推断。有称为宋摹的,也有疑为米芾所摹的,而更多的则定为唐摹。它著录极多,并一再被刻入各种丛帖中,元以后的公私藏印及流传历历可考与可靠,其珍贵性不言而喻。其实你说那是赝品,也不尽然,若它是唐摹,那价值依然非常高,即便是后世米芾等大家临摹,依然是不可小觑的珍品,所以先不要着急,听他继续说吧,他这个所谓的真迹,可能只是误会,毕竟羊老板好像对字画方面不是特别在行。”张天元分析道。

    “原来这羊羔子也是个外行货啊,并不是我一个人不知道这种事儿啊。”徐刚笑道。

    “我估计那个母仪也不懂,那种人就是附庸风雅而已,这里头这种人不少呢,而且即便是专家,也有各自擅长的领域,隔行如隔山,他们懂得陶瓷鉴定,就缺未必懂得书画鉴定。”张天元解释道。

    这话是给徐刚宽心的,不能让徐刚总觉得这里头就自己一个土老帽,其实滥竽充数的人可不少。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