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太白绝笔?-第2/3页





    “胖?你这家伙要是胖,天底下的胖子都该撞墙了。”徐刚无奈摇了摇头,也不多问了,因为两人已经到了灌汤包店门前。

    此时,店门前有人在吵架。

    一个穿得倒是挺体面的外国人,说着拗口的普通话,在和店里的人争辩着什么。

    “谁稀罕你那破字啊,坏了就坏了,赔你几十块钱算不错了,还纠缠?再继续纠缠我可就报精了啊。”这人好像是店里的伙计。

    “我的字可是李白的,李白你知道吗?那是绝世珍品啊,你赔我几十块钱,打发要饭的吗?”那个外国人很不服气。

    “滚滚滚,再不滚我可真打人了,不报精告你诈骗都算好的了。”

    张天元走到附近,忽然愣了一下,脸上浮现出喜色来,他走过去笑了笑道:“你的字我买了,不如一起进去聊怎么样?”

    外国人肚子咕噜噜叫着,听起来像是饿了。

    “哈哈,老板,给我先来五笼包子吧,要牛肉馅和三鲜馅的。”张天元笑了笑,一把将那老外就往店里面拉。

    店伙计看有人收拾烂摊子了,也没拦着,直接放了进去。

    徐刚看得是目瞪口呆,他知道张天元为人不错,可是这一次这么热情,还真有点让人惊讶。

    他也跟了进去,追上张天元压低声音问了一句:“他说他手里的字是李白的,你信啊?”

    “不信。”张天元摇头笑道。

    “李白传世的书法真迹,就只有一副而已,如今在故宫博物院呢,怎么可能到他的手里?而且就算真到了他手里,那也是国宝级别的东西,他敢卖,我还不敢收呢,否则非得坐牢不可。”张天元继续补充道。

    “那你还说要买?还说要请他吃汤包?”徐刚更是不解了。

    “哎呀,灌汤包值几个钱,你看看这人挺可怜的,请他一顿又如何,我知道你可不是那么无情的人啊。”张天元笑道。

    “你这小子,唉,好好好,我请客行了吧,臭小子。”徐刚无奈摇了摇头,过去先付了账。

    这店里都是先付账,后上包子的。

    到了二楼,有暖气的屋子里,老外的话多了起来,絮絮叨叨地给张天元讲着自己的经历。

    说自己是从德国来的,下火车的时候被人偷了钱包,现在身上就只剩一点钱了,本来想在这店里吃点东西的,谁知道店伙计不小心把汤汁洒在了他的那幅字上了,湿了的字,被稍微一扯就烂掉了,好好的东西成了四片,就算是粘好了,也比不上以前的价值了。

    这个时候,灌汤包来了,老外看得是亮眼发直。

    “你先吃吧,把那幅字拿给我看下,如果中意,我会以一个满意的价格收购的,好吧?”张天元笑道。

    “字都烂了,而且上面有了油汤,再也弄不干净了,你真的要?”老外问道。

    “我说了要拿肯定就会要的,你先吃东西吧。”张天元为什么这么肯定地说要呢?因为在靠近老外的那个时候,他体内的地气就产生了反应,然后用寻字诀找了一下,果然这老外身上有宝,他自然是不肯放过了。

    老外点了点头,因为确实是饿了,所以便开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徐刚在一旁看着那幅字,真得是连连摇头,在他看来,那东西就算是宝贝,此时都被五马分尸了,而且上面很多字迹都因为油腻看不清了,估计也卖不了几个钱,更何况他压根就不相信这字是真得,就像张天元刚才所说的那样,李白的传世书法真迹就只有唯一一样而已,现在在故宫博物院放着呢。

    张天元没有在意徐刚的表情,他摊开字看了一下。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这是李白的,当然只是赝品而已,真品上面不仅有太白落款,其后还有诸多历史名人的题跋等等。

    比如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

    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

    卷前后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