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三七章 二十四孝-第2/2页





    据文献记载,北宋都城汴梁有七夕前后折荷花、荷叶的习俗:“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又少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

    这种蕴藏着生活情趣的场景在宋金画像砖里比比皆是,而文人式的婉约细腻的现实主义韵致也在画像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宋代将孝视神作书吧为人之本。

    在这些宋代的画像砖之中,二十四孝图应该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二十四孝版本。

    二十四孝故事是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合而成,倡导敬老尊亲之德。

    王祥卧冰为母求鱼,元觉警父勿弃祖父,蔡顺分椹奉养老母等,憨厚朴实的阳刻画风兼孝行表述文字将流传下的故事一一镌刻其上。

    先人们以画像砖为载体,教化后人。

    神作书吧为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文化不仅留存于精神层面,也已经潜移默化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画像砖二十四孝图描绘的不仅是“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同时,也记录了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之责。

    宋代要求女子都应当通晓经学,知书达理。

    因此“能开发辅导成就夫子”是女子的职责,母亲更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教子读书”画像砖,门右侧一个小孩低头读书,门左侧一妇人左手搂幼子,右手上指,似乎在给孩子讲解。

    画面右下角的小猫,似也在聆听。

    贤母幼子齐心向学的家庭景象跃然砖上。

    以石为地、以刀代笔,古代艺匠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神作书吧为古代社会的典型性文物遗存,此次展出的画像砖艺术风格博大雄浑,艺术表现夸张生动,富有律动的美感,注重神韵的追求,我们甚至可以从中探寻到现代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的影子。

    古代画像砖内涵丰富,其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民风习俗、艺术纹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堪称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流连于这些被时间千淘万漉后鲜活依旧的展品,我们不仅感动于蕴藏在文物里的永恒魅力,也感念于这深藏地下的奥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