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为兵者,当服军令



  江上遮天欲雨,窗外数声风露,肃肃揖黑云,何必小桥独步。

  远处传来雷声,头上乌云密布,细密小雨紧促不停挥洒下来。

  闪电在肃立的士兵甲胄上反射出寒芒,雷声雨声声势雨大,愈发衬得当下环境的阴森与压抑。

  泗水河畔,小桥之上。

  杨青帝一边听着士兵说着水下情况,一边将身上的衣衫褪去。

  “……九个大鼎都已经确定位置了,相距不远,都是在上游处。”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大声道。

  杨青帝朝着汉子所指方向看了看,随即抬头,眺望了一眼整条泗水河的形势。

  “将军,我替您下去吧,”二和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这水下暗流汹涌,地势复杂,让兄弟们先下去探探情况。”

  杨青帝伸出手掌,感受了下雨水的凉度,随即低声向秦二和吩咐了几句话。

  “可是将军……”

  “哪儿那么多屁话,这是军令!”杨青帝眉头一皱,双眼一瞪,气势雷霆。

  “诺!”

  秦二和恭敬行礼,随后转身离去。

  络腮胡大汉撇过脑袋,吐掉嘴里的毛草根,不屑地冷哼了一声,小声道:“搁这儿装样子给谁看呢?老子才不信当官儿的会下水呢。”

  汉子名叫韩立,是武陵营的老人了。

  早在归入秦兵前,他便是赵军中一名伍长,而如今虽在武陵营中没有职位,但却笼络了一大批赵国旧部。

  武陵营中除却近百人的老秦兵,剩下的兵卒自然也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诸如秦二和这样的“亲杨派”,一派则是以韩立为首的“反杨派”。

  两派人皆是赵国旧部,平日里明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都是小动作频出。

  秦二和他们感激于杨青帝当初救命之恩,韩立等人却对这种谄媚之举报以鄙夷,其实无论是哪一方,都清楚他们已经复国无望。

  再加上统率他们的是杨青帝这种年轻小将,韩立这种沙场老兵自然难以诚服。

  国破家亡不说,又被一个无名小将管辖,韩立这些人平日里自然少不了些牢骚。

  与其说是与杨青帝做对,倒不如说是对这种寄人篱下、毫无希望日子的反抗。

  一群兵卒站在韩立身后,齐刷刷地盯着那位小将会作何反应。

  辱骂?殴打?亦或者军法处置?

  呵呵,他们武陵营这些历经沙场的老人,哪一个怕过死?!

  这并不是韩立第一次挑衅百将大人,起初他们只是试探,没想到这位小将军似乎极为胆怯,竟然一让再让,一退再退,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他们的举动,这才有了今日之局面。

  雨渐渐大了起来。

  冷雨夜中,褪去衣衫的小将做了一个出乎所有人预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举动。

  面对韩立故意为之的嘲讽,百将大人不为所动,一句话未说,甚至连瞥一眼这群兵卒的举动都不曾有过。

  这位年纪轻轻难以服众的小将,只是单掌拍在栏杆上,一跃而起,径直扎入了冰冷湍急的水流之中。

  噗通一声。

  再无踪影。

  韩立第一个转过身子,连忙朝水流中看去。

  他生性最是直爽豪迈,可偏偏遇到杨青帝这种让人摸不着脾气的主儿,不管如何出招,总有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一个连属下都管教不好的将军,还想让他们为之卖命,他韩立第一个不答应!

  “咱们要下去吗?”有人问道。

  韩立摇头,“现在是深夜,河里根本看不到东西,下去也是白费力气,等一会儿再说。”

  ……

  跳入冰冷的河水后,杨青帝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此处位于泗水上游,河水湍急,即使白日下水,一着不慎也会有被冲走的风险。

  照常理而言,此时在水下应该是漆黑无光,伸手不见五指。

  然而等杨青帝在水中短暂适应了一会儿后,觉者的学习力便将这个河流内部的地貌学习了下来,并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呈现在杨青帝眼前。

  按照后世的理解,这应该叫做……红外热成像图。

  虽然不比白天清晰,但足矣让杨青帝分辨水下的物品,他逆流而上,往河流深处游去。

  一番搜寻,他在河底处找到了第一只青铜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