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初见道光(下)-第2/3页



    “回皇上,广州绿营去年确是多有年迈致仕之人。”阮元答道。

    “如此甚好,你回了广州也要记住,国家选官任职,是要人尽其用,切不可有自恃旧日功勋,竟而尸位素餐之念。去年京中八旗武官,有许多原本还被列为优等,结果朕看了,尽是年迈不能骑射之人,如此武官竟然还得以优叙,竟是何故,自然是因为吏部兵部,多是只顾人情,不顾国情之辈!你在广州也切莫溺于人情,要知道,国家多少政事废弛不治,不就是坏在一个人情上吗?要是有你难以罢免之人,你以后就给朕上密折,朕来替你罢了他们,如何?”道光也继续说道,可是到了这时,阮元却也渐渐发现,按照道光如今之语,自己这次觐见之后,应该还是回返回广州,而不会直接入京做官。

    既然如此,那么进入军机处一事,看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臣……谢过皇上教诲。”阮元也只得如此向道光答道,道光这年四十一岁,比阮元小了十八岁,却只与谢雪同年,阮元与道光互相问答,却是和旧日面见乾隆嘉庆二帝大不相同了。是以阮元面见道光,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回答最为稳妥,直到这时,阮元才渐渐适应过来。

    “你广州八旗之人,有来京城应考会试的,朕听说对你都是赞誉有加。”道光也继续说道:“他们说你在广州,对勤于学问的八旗子弟多加优容,有八旗举子入京会试,还能得到一笔盘缠,这样也好。可你心中需要有个限度,八旗之根本,还是骑马、弓箭和鸟枪三件事,有一些年轻人愿意读书却也无甚不可,但用不着太多,切莫一味溺于举业,而忘了本业。还有,广州八旗可有抱养民籍婴孩之人?”

    “皇上,这抱养之事,臣之前并未听闻。”阮元也如实答道。

    “那或许你们广州没有,可是荆州和青州,如今都有不少八旗旗丁,因为家贫不能娶亲,就直接从民间抱养男婴,想着让他们继承家业,以后也去挑兵缺、领钱粮。这可放纵不得,若是八旗都这样抱养民人,那民间自然会有奸猾之辈,故意让旗丁抱养自家婴孩,为的也不过是那孩子以后挑了兵缺,能跟着分一点钱粮罢了。你且告诉孟住,此风绝不可长!”道光说到这里,却也发现除了公务,自己能与阮元交谈之事似乎不多,便即向阮元道:“你这几年在广州办事辛苦,朕是知道的,朕读过皇曾祖世宗皇帝上谕,世宗皇帝便即认为,治天下者,朕与督抚。朕也知道你等督抚,有些是有自己的督抚之道的,但你们也需要时间实行啊?所以朕虽然择用督抚慎之又慎,也有一些迁转之事,可若是你等督抚果然称职,所在安堵,朕自然会让你们久任一方,也好让你们把督抚之道贯彻下去,你和孙玉庭、琦善,做督抚的日子都不算短了,做得也不错,那朕又何必改任你等呢?你日后也定要勤于国事,切莫空求虚名。朕这里让曹进喜备了些赏赐,你自下去领赏,然后就回去吧。”

    说到这里,阮元心中也不禁一动,额头渐渐渗出一丝冷汗。

    原来,自己和道光的这第一次正式会面,便只有公务之对,并无其它。无论之前旧友、门生所言宰辅之位,还是枢臣之任,道光这一日竟是并无一字提及。

    来时怎样,去时便怎样,无非只是多了些赏赐。

    “臣……叩谢皇恩。”无奈之下,阮元也只得再次拜过道光,便即退出了养心殿。只是,当阮元再一次走出养心门的时候,却不由得心头一紧,似乎这时的煌煌宫室,相比于乾嘉之际,竟是少了些什么。

    “难道,高宗皇帝、仁宗皇帝那样的恩遇,就再也回不来了吗……”

    道光这次的赏赐,乃是蟒袍、衣料、荷包、帽帏之物。听曹进喜说,之前也只有孙玉庭、蒋攸铦、黎世序三人得此恩赏,可见道光对阮元的治绩颇多认可。而阮元面见道光之后,又在京中盘桓了两日,便即准备南下。这一日忽然想起,因嘉庆已经去世之故,旧日的亲王会见之限已然无存,便也来到成亲王府,准备再见永瑆一面。听闻阮元来访,之前与永瑆便多有来往的铁保和汪庭珍,也一并到了成亲王府之中,与阮元一同叙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