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道光的奋斗-第2/3页



    “臣等遵旨!”曹振镛、文孚和黄钺三名军机大臣一同答道。

    “今日富俊也要入觐吧?你等先下去拟旨,传富俊进来吧。”道光眼看军机大臣之事已经商议完毕,便即让三人退下,随后便是吉林将军富俊入殿奏对。富俊见到道光,也主动叩拜道:“奴才叩见皇上,皇上,奴才前来京城之前,已经在吉林查看了双城堡今年屯田情况,栽种之事一切有序,想来只要风调雨顺,今年双城堡还可以再丰收一次。要是能够连续三年丰收,这双城堡屯田就算是稳住了啊?只是……”回想起双城堡屯田,开始之时便多有争议,富俊最初数年也没有取得什么成果,还是嘉庆在世时一再支持他继续屯垦,才有了上一年的丰收,然而丰收的喜报尚未到达避暑山庄,嘉庆便已去世,富俊一时也不禁五味杂陈,竟在道光面前泣不成声。

    “是啊,吉林屯垦之事,朕也查过当年旧档,你在吉林这六七年坚持,才终于有了丰收之景,不容易啊。”道光也对富俊称赞道,只是眼看富俊也已经年过七旬,道光未免有些不放心,也向他问道:“可是富俊啊,你如今年纪也大了,这屯垦之事,有不少还需要亲历亲为,你可还支持得住啊?”

    “回皇上话,奴才身体还算硬朗,这吉林屯垦之事,还能继续做下去。”富俊也对道光主动上言道:“其实奴才这次入京,也是有几件大事,希望皇上能够定下来。一是先前仁宗皇帝在世之时,就曾经说起过,只要屯垦有所成就,便可以回迁部分京旗旗人,去双城堡分田耕种,如今双城堡屯垦已有规模,可以让京旗入驻分田了,其中具体事宜,还请皇上定夺。二是仁宗皇帝在时,奴才曾提及吉林尚有部分煤矿可以开采,仁宗皇帝认为双城堡之事未竣,当时没有同意,可现在双城堡已有进展,这开矿一事,似乎也可以继续进行了。三是仅仅开垦双城堡一地,尚属不足,奴才以为双城堡之南的伯都讷围场,其实已然数年无人放牧,水土也还适合耕种,能不能更进一步,将伯都讷围场也辟为耕垦之地呢?还有就是如今吉林城里,也有了供民人读书的白山书院,不少旗人子弟也在那里就读,还请皇上拨出一笔经费,支持白山书院就学之事。”

    “是吗,你也是尽心国事之人啊。”道光眼看富俊对吉林事务如此尽心尽力,也不禁赞许道。“只是这四件事,朕想着实情不同,有些可以尽快商议,有些却是长策啊。开矿的事,你再回去看看,若是能够有序招募百姓,不至于出乱子,那朕自然会批准。书院的事,这笔钱朕也可以出,但你也要告诉吉林驻防旗人,旗人之本,在于马上、弓箭和鸟枪,却不可因为读书忘了本业。迁移旗人,事关重大,朕自然会让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集议,有了定论,再给你回旨吧,朕看至少也要三年时间准备啊?至于伯都讷围场……朕也想问问你,若是京中旗人不能回迁吉林,那这围场垦田,你准备用什么人去耕作呢?”

    “皇上,如今吉林亦有不少民人,奴才以为可以雇他们去代为耕垦。”富俊答道。

    “民人?吉林那边,不都是流民吗?让流民去开垦荒田,这些流民在朕看来,可难保不会为乱啊?”道光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皇上,其实如今吉林,已经有了不少在籍民人,先前……虽说国制不许流民迁往吉林,可国制也有规定,已经到了吉林的百姓,自然可以入籍吉林,所以如今吉林有户籍的民人也有不少。奴才回去之后,自会寻他们去办耕垦之事,却不需要招募流民的。”富俊也对道光回答道。

    “也好,但这件事你也不用着急。朕以为,双城堡的情况,你还要再看一看,若是到了明年,一连三年都有收成,双城堡就算是稳固的耕垦之地了。到时候你再开垦新地,也不算晚,仁宗皇帝劝你循序渐进,这不也有了收成吗?还有,若是吉林另有其他实心任事之人,你也尽快报知于朕,你年纪大了,这些事总要有个后继之人啊?”道光向富俊劝道,既然吉林屯垦之事已经上报完毕,此后便只等大学士与军机大臣合议,富俊便辞别了道光,自归吉林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