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乡村养蚕计划-第2/3页





    “也……也没书之姐姐说得那么严重啦。总之,每日在家中看着夫子这般施舍百姓,日子久了,自然也就……都是夫子不好啦。”孔璐华听着刘文如讲起自己仁善之心,未免有些不好意思,顺便也调侃了阮元一下。

    “哦,这样看来,是我做得不够了啊?”阮元看着孔璐华为外人忧心之状,也不觉笑了出来,对她安慰道:“这两年我知道扬州水灾也不少,捐了许多钱给周边村子百姓,却也只是一时之策,不能救其根本啊。可眼下这个情况,我也清楚,这里百姓数量,比起百年之前,至少多了四五倍。所以即便农户家中尚有足够的田地,平日耕种所得,都渐渐不敷使用了。就算再怎么节俭度日,咱们再怎么捐助他们,这衣食用度的基本开支,也是绝不能再节省的啊?”

    “那……夫子还有别的办法吗?我看苏州、杭州那边的百姓,情况要比这里好很多啊?”刘文如主动问道。

    “书之姐姐,以前夫子给我们讲故事的时候,你总是不听,现在有了问题,不知道怎么办了吧?”孔璐华也对刘文如打趣道:“苏杭那边的百姓,平日耕种之外,还会种桑树啊?这样耕田可以收获粮食,栽种桑树卖些桑叶,或者养些蚕,这又是一笔收入,有两笔收入之后,他们的日子自然就好过啦?可你看看扬州附近这些村子,哪里有种桑树,或者养蚕……对啊,夫子,这扬州就算不适合种桑树,却为什么连养蚕的人都没有呢?”

    “夫人,这……我也不清楚啊?这样说来,以前在陈集住的时候,也没见过会养蚕的人啊?”看来阮元对于养蚕之事,同样不太清楚。

    “那夫子,我有想法了,你不妨听一听。”说着说着,孔璐华眼中竟渐渐泛起了光芒,似乎有了思路,道:“扬州这里的土地,虽然不一定适合种桑树,可说不定能养蚕呢?毕竟养蚕这种事,也不需要土地啊?若是我们能寻个懂得养蚕的人,到附近村子里教教他们,百姓能够靠养蚕卖丝,再赚些钱,说不定日子就能好过一些呢?虽然这里没有桑叶,但运河连着江南,从苏州买些桑叶过来,也不难吧?只要养蚕赚的钱,比购买桑叶这些开支要多,他们就还是能赚出钱的。夫子,你说,这个办法好不好呢?”

    听着孔璐华“养蚕致富”的想法,阮元也吃了一惊,可仔细想想,孔璐华之言虽然鲜有前例,却自有其中道理,说不定实践起来,还真能有一些效果。沉思半晌,也对孔璐华道:“嗯……田间百姓多了,却未必需要人人下田,这样多出来的人手去养蚕,倒是也能……夫人,这个想法确实不错啊。可是这其中最难的一步,夫人可想清楚了?”

    “夫子,养蚕之事,重要的莫过于蚕种和桑叶,这些就算没有,那都可以买嘛?这有什么难的啊?”

    “夫人,蚕种和桑叶确实可以去苏州买,但买完之后,夫人果然就能如愿养蚕了吗?还缺人啊,养蚕和种地一样,没有足够的经验,是做不了的,这里百姓有许多世代耕种,自然懂得如何耕地,可养蚕的事,他们一窍不通啊?到时候买了桑叶,有了蚕种,百姓却不会育蚕,最后蚕种都死了,那还要赔上许多钱呢。”

    阮元原本想着,养蚕之事需要慎重,是以对孔璐华说了专人之事。可孔璐华听了阮元之语,却忽然妙目一转,笑了出来,道:“哈哈,夫子真的以为,寻个善于养蚕之人,是这样麻烦的事吗?怎么夫子家中,现在就有个会养蚕的,夫子竟不知道呢?”

    “夫人,你还认识……认识会养蚕的人吗?”阮元疑惑道。

    “夫子,话说回来,这个人还是你带到咱们家的呢。”孔璐华看着阮元,似乎也有一丝得意,道:“夫子你忘啦,你当年在临海村救下的苏九妹,来咱们家也已经四年了,她不是说过吗,她以前在临海村,就养过蚕啊?那这次咱们只要能买到蚕种桑叶,之后的事,就好办了啊?我知道夫子也可怜她,在家中从来不让她做重活,可夫子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日子,就一定是她想过的日子吗?若是咱们也能给她一个人尽其用的地方,那无论对她还是对我们,都是好事一件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