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乌江关前-第2/2页



    “算了,这钱我出,你去联系这船帮的人,他们能提供多少船?”谭良栋总算有些明白明王朝为啥会灭亡了,除了大的天灾人祸外,社会人心也变了,整个民间风气都已经开始急剧下滑。

    要知道,正德年间,王守仁平定苗人之乱时,当地的汉人知道是自家的军队来给自己撑腰,别说帮忙运送东西,都做到管吃管住了,把王守仁给感动的,直夸当地百姓民风淳朴。

    包括后世,人民子弟兵救灾归来之后,那也是送吃的送喝的,表达自己的谢意。

    盛世有盛世的气象,末世有末世的景象。

    “五艘,一共可以运送五十人。”

    乌江关前的江面不平静,走不了大船,只能走那种摇桨小船。谭良栋点头道:“可以,你跟船帮说的时候就说用船来办点私事,切不可泄露这里的情况,明白吗?”

    “末将明白!”

    下了乌江关,秦良玉恼火道:“这乌江关守备和那船帮定有联系,官匪勾结!”乌江关守备嘴里所说的船帮,也可以理解为船匪,这年头,半民半匪的太多。

    谭良栋摇摇头,没有说话。从万历末年开始,整个明朝社会的风气就开始急剧下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小处即可见大处。

    据时人记载:“神庙薨,世运日降,风气日离,浑朴日雕,机智日凿,遂尔天理日汨,人心日险。……富连阡陌,贫无立锥,侵谋膏腴,占人世业,欺夺孤弱……绅衿棍蠹莫不万亩千楹,更锦衣而玉食。乡农庸贩惟有佃田租屋,且啼饥以号寒……”

    贫富差距的悬殊,人心的变动,社会大风气的下滑,塑造出了明末极端自私的士人群体和工商群体,无论是只顾自己的江南士大夫,还是以满清皇商身份为荣的山西晋商们,都是这一时代的产物。

    乌江关前,谭良栋想到了这,不由地深深叹了一口气,把这些想法先抛在脑后,如何拔掉对岸安邦彦的据点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