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圣陨



    见人走了之后,高顺这才上前说道“大人,您也快离开吧,这里由我处理”。

    刘天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小心”,高顺点了点头。

    刘天一个闪身不见了,高顺感受着寒风刺骨,看着满地狼藉,内心却十分欢欣鼓舞,虽然之前表了态度,但今天才是把投名状给递了出去,高顺转过身一脸微笑,似乎看见了自己的光明未来。

    刘天回到府中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把这个定时炸弹给送走了,高顺有勇有谋和史书记载无误啊,堪称大将之材啊。

    救了马元义之后,刘天总算心里安慰下,也算了了和太平教的因果,至少在刘天看来是这样的。

    其实整个太平教刘天唯一有好愧疚的就是张梁,也算还了他的情谊,因为暴风雨很快就会到来,刘天也会把屠刀祭向黄巾军。

    而此时接到益州军反叛的消息,刘焉如同五雷轰顶一般,一瞬间脑袋有点晕眩,几乎不敢相信这个消息,如此关键时刻,怎么能出现这种问题。

    这个时候下人来禀告,执金吾胡母班已经率人前来,刘焉顿时心慌了,正准备托病不见的时候,胡母班已经走了进来,脸色凝重的说道“刘大人,皇上有请”。

    看着一脸严肃的胡母班,刘焉面色苍白,嘴中发苦,怯懦的说道“不知皇上找我有什么事?”

    胡母班说道“吾等也不知道,还请大人速速起身”。

    刘焉无奈,只好答应。

    皇宫之内,灯火通明,刘宏躺在床上,虽然头脑清醒,却感觉身体已经彻底垮了,一动不能动,张让、赵忠守在宫口,蹇硕和杨赐、王允、袁槐等忠臣统统站在两旁,可就是没有大将军何进,皇后也不在身边。

    刘焉来到宫门口,看见刘虞来回在踱步,便急着上前说道“伯安兄,你也在这里,皇上召见我们什么事”。

    刘虞轻声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刘焉面色大变,惊讶的看着刘虞,只见他确认的点了点头。

    刘焉再一次确认之后,虽然脸色沮丧,但是内心却十分喜悦,仿佛已经得到了他一直向往的东西。

    “君郎,不要多说了,我们快进去吧”,二人顿时快步朝内走去。

    刘焉进去之后发现许多重臣都在,长舒了一口气,这架势肯定不是因为自己手下人的那点破事的,因为几个小兵叛逃还轮不到朝廷这么多重臣商议。

    汉灵帝其实最看重的就是刘虞,这么多皇亲当中,唯有刘虞品格高估,颇有孟尝遗风。

    听到刘宏的召唤,刘虞不敢怠慢,急忙走上前去,双膝跪倒在龙床前,聆听刘宏的遗言。

    见刘虞过来了,刘宏如回光返照般竟然做了起来,“大汉天下已经千疮百孔了,都是朕之国,太子年幼,诸位皇亲还望多多辅助,保佑地方安宁”。

    刘虞老泪纵横,说道“请陛下放心,臣必当鞠躬尽瘁,不过陛下正值鼎盛之期。。”

    刘宏摆了摆手,悲哀的叹道“朕一生肆意妄为,临死之前却幡然醒悟,可为时已晚了!”。

    刘虞不再说话,刘宏又把目光看向杨赐“朕悔不该听老师之言,当时担心如果下令州郡逮捕讨伐,恐怕会引起更大的骚乱,加速祸患形成,才大赦天下,可没想到张角那厮不思报国,反而变本加厉,竟敢在洛阳抢夺龙气”,说到这刘宏咳嗽了几声,似乎是被气的。

    这个时候刘焉上前说道“陛下务须忧虑,幸亏唐周弃暗投明,否则以张角在洛阳布置的兵力、内应,关键时刻,还真的是有可能危机圣上之安危啊!”

    刘宏想了想,点了点头,万一再给他们些时间,洛阳真有可能成了反贼窝了。

    见灵帝点头同意,刘焉眼珠子一转,继续说道“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值此情况,太子年幼,恐怕无法震慑地方官吏,不如重用宗室、朝廷重臣等作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平定匪患”。

    刘焉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顿是内心里跌宕起伏,此举有利有弊啊,如此谁不想去地方做州牧啊,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