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利用



    好生的安慰了三女之后,刘天便哄得三女睡觉去了,并没有让任何一个人留下。

    这几天耗费的精力实在太大了,刘天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外面传来敲门声,“公台先生进来吧”,刘天听脚步声就知道是陈宫。

    “公子,今日发生了什么事,府门口竟然有刺杀”,陈宫进门就说道。

    刘天叹了口气,便把今天的事情细细的给陈宫讲了一遍。

    陈宫听闻不语,刘天倒是性子急,说道“先生莫非是有什么发现”。

    陈宫严肃的说道“不错,这荀攸不简单”。

    “哦?先生何处此言?”刘天疑惑的问道,荀攸自然厉害自己是从书中知道的,可陈宫为什么突然出此言呢。

    “公子,你不要着急,你今天可能被人利用了”。陈宫不说则已,一说就是语出惊人。

    “愿听先生教诲”,刘天并没有恼怒而是谦虚的问道。

    陈宫看着刘天真诚的询问目光,心里十分满意。

    虽然说刘天年少有为,目光更是别常人敏锐。但总归是太年轻,自己选择他多少心底有些芥蒂。

    但是自从跟随刘天以来,虽然他礼贤下士,但是陈宫并不在乎这些东西,他只看重了刘天一点,能纳人言。

    自己虽然聪颖,却又愿意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才是做大事的表现。

    陈宫咳嗽了几声说道“公子,你认为朝廷现在谁敢和十常侍作对?”

    刘天想都不想“当然是党人了,朝堂上不就这两派,斗来斗去,一直是宦官占上风”。

    陈宫笑着说道“公子,你说的不对,朝堂之上应该是三派”。

    就刘天一脸疑惑的望着自己,陈宫继续说道“自从光武中兴,到第四任皇帝汉和帝刘肇开始,就形成了“幼帝继位”的传统,这使我汉王朝进入到了一个“外戚党”与“阉党”轮流执政的恶性循环。

    很简单的例子,幼帝太小,只得太后辅政。而太后一个女流之辈如何决断军国大事,就得依靠娘家人帮忙,也就是他的父亲或者兄弟,于是就形成了“外戚党。

    等小皇帝长大了,就要自己亲政,不愿意做傀儡。可到了嘴的权利,谁又能吐出来,谁又舍得吐出来。

    一方不愿放手,一方又要夺权。所以皇帝就要找人帮忙夺权。

    在宫中只能靠太监。等皇帝依靠太监灭了外戚之后,太监又开始专权,于是就形成了‘阉党’。

    所以没过几年,老皇帝死了,新皇帝继位,太后再次临朝,外戚再次得势,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像汉和帝十岁即位,太后的哥哥窦宪把持朝政。皇帝与朝臣隔绝,只能依靠宦官。汉和帝用宦官郑众所掌握的禁军,消灭窦氏外戚,宦官从此干政弄权。

    汉和帝死后,汉安帝继位,太后兄弟邓骘等掌权,铲除了阉党。

    等到邓太后死,汉安帝与宦官李闰、江京等合谋消灭邓氏势力,宦官又开始专政。

    再之后,汉顺帝的粱皇后的弟弟粱冀跋扈专权。汉桓帝与宦官单超等合谋消灭梁氏势力,宦官又开始独揽政权。

    直到本朝灵帝,外戚窦氏把持朝政,却被宦官所反扑,灭族。赢了的宦官自然又开始独揽政权,也就是现在的十常侍。”

    陈宫说的口干舌燥,刘天总算明白什么意思了。“公台你的意思是说,党人想坐山观看宦官和外戚何进争斗,好坐收渔人之利”。

    陈宫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依我看,今天荀攸叫你去是有目的,而且何进的出来也是他安排的”。

    刘天大吃一惊,说道“不会吧,如果真是这样,我应该能看出端倪来,可我没有发现他任何可疑的表现”。

    陈宫沉思了片刻,说道“赵忠的侄子赵奎为什么要出来替天雅坊出头,你只不过是教训了看门的而已,显然是有人激他。纵然不是荀攸设计,肯定也于他有关。因为今晚这件事的关键点在于是他邀请你的去的,才有了后面的一切事情,这若说是巧合,让人很难相信”。

    刘天表明点了点头,内心还是不太敢置信,如果荀攸真的全盘策划,那他的演出简直是太无敌了,这样的人是可怕的对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