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朝廷怪事



    刘天之所以悲喜交加,是因为他收到消息。第一白起成功降服邪马台国各敌对国,而且自身军队几乎没有损伤。刘天听了白起的战术也是钦佩不已,在邪马台国的协助下,白起以闪电战许灭杀了其中敌对国一个中等实力的部落,并屠其满族。等消息传开来,各部族无不震惊害怕,刚欲联合,邪马台国就大军压境其中一部落,无奈该部族只好回守,其余部族又不敢支援,因为还有个白起虎视眈眈,一旦趁虚而入怕马上有个灭族的下场,这种危险谁也不敢去尝试。无奈众敌对部族只能坐看邪马台国一个一个打上门去,关键时刻白起还支援下加快速度。

    邪马台国不断传来捷报,举国欢庆,殊不知打仗消耗了他们大量的兵力、粮草,而白起实力无损,众部族又是见了白起这只队伍的锋芒,所以白起轻而易举的就联合了其中几个不愿听从女人命令的战败国听命,迅速积累声望,不断给邪马台国施压,要他臣服刘天,据白起分析也许过不了几天邪马台国就会被慑服,继而整个岛国所有部落也会臣服。

    刘天大喜,白起果然是开创基业之不二人选,上兵伐谋,厉害厉害。刘天连连称赞着,在他看来白起打起仗来就是杀伐过于厉害,动不动就屠族灭种,不过刘天对于这种事到是无所谓。想来那个大型民族任务:岛国的征服就快完成了,这样的话,系统的奖励会使自己的整体实力有个质的飞跃。

    这件事自然是高兴,可还有一件头疼的事,那就是李膺了。李膺虽然答应刘天回去之后就上书,可越是一路走下去,李膺越是痛心疾首,忍无可忍,悲惨的场景见了两次,李膺怎么可能视而不见。

    所以一回到家,无论是妻子儿女还是朋友劝他都不听,还是把在刘天府中写的奏章快马递了上去。

    汉灵帝光和五年,公元182年,腊月。汉灵帝有感于德,大赦天下,民皆赞。汉灵帝光合六年,公元183年,正月。天下八俊之首,时任渔阳郡守的李膺,泣血上书,直击现状、抨击宦官,言辞诚恳而有激烈,史称‘谏灵帝书’(前文有写,就不重复了,防止被说凑字数)。

    这一封奏折在天下有志学子和士大夫之间又升起了一丝希望,然而在朝廷之中却是引起了渲染大波。汉灵帝急召众大臣议事。

    南宫中,大晚上的皇帝就召重臣上殿,实乃少有的事情,汉灵帝让小黄门把李膺的奏折念了一遍,众大臣听了面面相觑。

    没有人敢开口,党锢之祸的结果历历在目,没人敢提及,唯恐惹祸上身。汉灵帝见众人没有敢开口的,把目光移到了三公身上。

    东汉末年,其实三公位置也略微频繁,而现在的三公是太尉杨赐、司徒袁隗、司空张济。就权力而言,太尉杨赐基本上就相当于此时的大汉首相,而袁隗、张济则为副手。

    见汉灵帝目光移过来,杨赐刚要说话,汉灵帝蓦地一惊,大叫道“快,快,有蛇,两旁小黄门急忙上前,奇呼道,随后一人扯着汉灵帝跑,一人挡在前面保护。

    这个时候刘天已经到了前面,定睛一看,好大的一条青蛇越有碗口粗,四五米长盘旋在帝座下面。这个时候站立一旁的蹇硕也上前来,手中虽然没有武器,却也毫不畏惧,大手一扯蛇尾就要顺势打上七寸。

    可谁知道,偌大的青蛇一入手就不见了,蹇硕吓得也倒退几步,众人也是一脸诧异。最近怪事太多,众人心中纷纷揣测,先是刺杀,今天又是青蛇盘坐消失,众大臣在下面议论纷纷。

    汉灵帝在一旁稍微缓了缓气,见状不由的大为恼怒,怒斥道“朝堂之上,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众大臣见灵帝生气了,便一个一个逼着嘴不言语,心道,你还知道体统,在出格的事你都干过。汉灵帝曾在朝殿之上让宫女扮演客商,互相买卖,嬉戏胡闹。

    在刘天看来,为什么会有三国,就是东汉末年桓灵二帝的腐败所致。

    不过汉灵帝再腐败,还是皇上,众人没有敢不听话的,都是沉默不语,汉灵帝小心翼翼的再次坐在了龙椅上,同时示意蹇硕在其身后,蹇硕闻言大喜,笔直的立与灵帝身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