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中龙凤



    刘天被系统这个任务给震蒙了,好丰厚的奖励啊。别的不说就说声望。汉末当官,全靠举孝廉或者大儒评价。随便大儒评价一句话,立马天下皆知。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刘天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叔父,我父亲走的早,母亲也未与我细说,想必有他的打算。不过,现在天下皆旱,百姓流离失所,山贼盗匪比比皆是,我也想当官,为国家出一份力。”

    “好,好,没想到天儿有如此志向,我原来想推荐你去洛阳任个文职,现在看来你是想做武将了”。李膺笑着说道,再次朝内堂瞟了一样。

    “乱世将至,手中有兵才是正途”。刘天也笑着回道。

    “贤侄,慎言”李膺听完,面带惊慌,忙走到门前,四周看了下,把门关上。李膺并没有想到刘天突出此言,关上门之后,他紧张的朝内堂张望了下,仿佛有人在。而后说道“贤侄,如何出此言,眼下虽然灾情频繁,山贼众多。但都是小患。陛下一道圣旨即可,何出乱世之言”。

    刘天长出了口气,不拿出本事来,怕这太守也瞧不上我,让我做个刀笔小吏就悲剧了。“叔父,听我说,如今这大汉天下,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已经千疮百孔。大汉国力是国势日衰,但朝廷仍大兴土木来供灵帝淫乐,宦官当权,争相效仿,如此导致地方豪强并立,百姓流离失所,山贼多如牛毛,所在揭竿,劫掠州郡,妄杀守牧。侄儿前来的途中就遇到众多盗匪,所幸被击退。而对外西羌、鲜卑连年入寇,匈奴更是蠢蠢欲动。这些都是动摇国本之祸,无一小事”

    李膺震惊的看这刘天,不敢相信此番评论来自眼前这少年之口。看来今天邀请那个人没有白来,刘平兄弟,你生了个好儿子啊。

    刘天看见李膺震惊的表情,却有些得意,作为一个后来人对东汉末年的形势再清楚不过。是不是再加把火呢,刘天想起来之前脑海里准备的资料,轻轻咳嗽了一声,站起来继续说道“天儿这次之所以投奔伯父,并不仅仅因为伯父与我父亲较好,更是钦佩伯父的德行。伯父打败鲜卑人救边境百姓与水火名扬天下,我早已伯父为榜样。”

    李膺轻轻咳嗽了几声,“当不得,当不得”。啪啪啪,这个时候从内堂走出个人,边走边拍巴掌。刘天早就注意到了李膺的动作,知道内堂有人,此时闻声望去。

    只见一中年人走出,头上裹以巾帻,身穿灰地菱纹袍服笑着走过来。看起来颇有气势,还未等刘天开口,便说道“你李伯父,德行早已名闻海内,你若能得他赞扬,少走十年弯路”。

    “多谢教诲,不知道阁下是”李天恭敬的行了个礼,然后问道。

    老人闻言叹了口气,李膺忙说“糊涂,还不拜见你爷爷刘虞刘刺史”。

    刘天镇住了,前想万想没想到是自己爷爷,一时间脑海里转了千百个念头,最后想到母亲身上来。

    见刘天没反应,李膺急了“贤侄,你从没见过你爷爷不为怪。现在还不快来拜见”。

    刘天此刻回过神来,看到李膺焦急的模样,想到古人非常重视忠孝礼仪,忙把其他想法抛到脑后,说道“刘天拜见爷爷”。“好、好、好”刘虞闻言,一连说了三个好,眼泪纵横,“我对不起你父亲和母亲啊。现在想想,嫡出、庶出到底有什么可争的,还不都是我的骨肉。”

    刘天闻言也猜出来个大概,想必父亲是被被人设计走的,郁郁而终。

    自己对刘平这个父亲一点感觉也没有,不过今天突兀了认了爷爷,母亲这关回去得想想怎么才能安抚母亲。这些年来,想必母亲的怨气很大。

    “我刘虞年过半百今天有了你这个好孙子,值了”。刘虞上前拉着刘天的手激动的说道。

    刘天此刻却在纳闷,刘虞已经承认了,系统为什么还没承认自己的身份,任务看来并没有完成啊。

    而且历史上刘虞的下场并不太好,太过仁义,缺乏杀伐,最后反而被公孙瓒所杀。自己可不能让这个悲剧重演,是该想想谋划个地盘了,为黄巾起义做准备了。

    李膺此刻说道“恭喜刘刺史爷孙团聚。想必刘刺史会借这次进京述报之时,会把天儿的名字刻在宗谱上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