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订婚之买礼



      下午又转了几个村,回去的时候,车后备箱里多了几袋子纯红薯手工粉条。

      “村里面农业结构调整做的还是不够好。”李右民感慨了一句。

      下午又看了几个村,特别是几个试点村,原来班子会定下来的农业结构调整项目真正落实下来的不到一半。

      “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农民小富即安的懒惰思想,再加上个别村领导干部闷声发大财,所以好的政策执行下来就打了折扣。”王礼明道。

      “我发现今年大蒜种植面积特别大。”刘磊开着车插了句话。

      经刘磊一提醒,李右民也注意到这点,“还真是,每个村都有,前几天去其他乡,比咱们的还要多,有的一块块全是蒜苗。”

      “去年大蒜价格高,今年跟风似的种植,面积一下子上来了。”刘磊说。

      “希望价格不要爆跌,否则吃亏的还是农民。”

      以往,菜贱伤农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李右民说话带着担忧,却也一时无可奈何。

      车子平稳地行驶着,李右民靠在座椅上,微闭着眼,静静地思考着一些问题。

      也许过不了多久自己就要像小道消息流传的那样,离开李集镇党委书记这个职位。

      如果没有太大的变故,应该是任副县长职务,但不是常务副县长。回顾这几年在李集镇的工作,自我感觉还算是满意。

      刚到李集镇时,镇财政赤字三百多万元,这几年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广开税源,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还清了镇政府的帐不说,零一年底财务上还结余了三十多万元。

      有了钱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就可以提高一些,工作开展就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农业示范园是自己政绩之一,当时带领全镇百余名干部流了不少汗水建起来的,是大家共同的心血,如果让刘心友私下里联系了菜商,把菜低价卖了出去,实在对不起全体干部的付出。

      回到镇政府,李右民下了车,见镇长办公室门开着,敲敲门,里面应了一声后,走了进去。

      范建文正低头看报纸,以为有人汇报工作,待来人走了几步,抬头一看才发现进来的是李右民。

      他猛地站起来,惊叫道:“哎呀呀!李书记有什么事叫我一声就行了。”

      “呵呵,下乡转了一圈刚回来,见你在就过来坐坐。”

      两人在茶几两边的沙发上坐下,范建文知道李右民不吸烟,他端了一盘子晶莹嫩红的苹果,道:“来,尝尝咱们的长枝红富士。”

      李右民也不客气,捡了一不太大的咬了一口,“嗯,好吃,前几天年终考评时,刘磊在街了买了几箱,比那些秦冠、黄香蕉等老品种味道好多了。”

      “新品种,产量高、虽然卖相不太好,但味道好,今年卖到七毛钱一斤,平均比其它苹果高一毛多钱。”

      范建文叹口气,又道:“只可惜刚引进新品种的时候,群众接受率低,栽种的不多,我问了几个支书,现在才有不少群众订购树苗了。”

      “是啊,大家都是跟风,等别人成功了才想起去做,晚了四五年,大家都栽了红富士,说不定市场饱和价格就会降下来。”

      李右民又道:“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钱袋渐渐鼓起来,水果类农产品需求量也会变大,现在栽新品种也不晚。”

      范建文道:“我已经跟市农科所果苗基地联系树苗了,他们许诺对大量供应,以后并提供的技术指导。”

      “技术服务很重要,一定要他们派技术过硬的专家过来。”想了想,李右民又道:“示范园大棚里的蔬菜过几天就可以出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