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辩才-第2/3页





    “阿弥陀佛,贫僧错怪殿下了,罪过罪过。”辩才一听李贞不是要《兰亭序》,这才面色好看了许多:“《十七帖》虽然也是老师所传,但却不如《兰亭序》重要,贫僧可以做主赠与殿下。只是《十七帖》毕竟是老师遗物,殿下若是想要求得,却需要拿东西来换。”

    “大师高风亮节,小王佩服。”李贞施了一礼,又问道:“不知大师需要什么?”

    “殿下过奖了。”辩才连忙回礼:“贫僧不要金银,不要珍玩,只求殿下给贫僧一些通关文牒?”

    “通关文牒?大师要这个干什么?”李贞瞬间糊涂,难道你还准备效仿大玄奘前往西天拜佛求经不成?话说唐僧已经在取经的路上了吧?也不知道有没有出关呢。

    “阿弥陀佛,贫僧一生素有一大宏愿,就是将我佛之荣光传遍八方四野。”说起自己的理想,辩才的神态不自觉的神圣了起来,双手合十,简直仿若一尊佛陀。

    “如今我中原大地佛教大兴,蛮夷之地却依旧茹毛饮血,不识人伦,不辨善恶,所以贫僧准备走出去,弘扬我佛大法。”

    “大师高义。”李贞一脸的佩服,虽然不怎么看得惯宗教蛊惑人心的那一套,但对于这类人李贞却是极为佩服的。不为别的,因为他自己做不到,所以对于能做到的人十分敬佩。

    “只是通关文牒虽然不好弄,但以大师的能力,想要弄一本应该不成问题吧?”这也是李贞疑惑的地方,大唐虽然不准许国人出国,但以辩才的收藏,随便拿出一张字帖,有的是高官愿意帮他说话,怎么跑到自己这里来了,还要用《十七帖》来换呢?

    “阿弥陀佛,其实贫僧之前也想求助于旁人,也有人愿意与贫僧求取通关文牒,只是奈何与贫僧出关的人太多,所以......”说到这里,辩才有些不好意思。

    “人多?有多少人?”

    “额......愿意与贫僧一道出关的一共有......一共有四十七人。”辩才更不好意思了,这人数也太多了一点。

    “噗!”李贞直接喷了:“怎么这么多人?难道这些都和你一般的高僧?”

    “正是如此,更为难的是,为了提高传法效率,我们打算分别前往不同的国家同时传道,这就更为通关文牒的发放提供了难度。”辩才苦笑不已,当时他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原以为不会受到多少人的支持,谁曾想居然应者如云,光是愿意随他出关的都有数百人。最后辩才挑挑拣拣才挑出了这四十七人,这些人每一个都是熟读经典,一心礼佛,虽然算不上是大德高僧,但也可以被称一声大师了,都是佛门的中坚力量。

    “这就难了啊。”李贞皱起了眉头,倒不是通关文牒有多麻烦,实际上李贞想要弄一点通关文牒还是很容易的。他之所以觉得苦恼,是因为辩才的愿望对他未来的安排有影响,而且是非常大的影响,这才让他陷入了两难之中。

    “大师,通关文牒不成问题,但我也有一个要求。”想了一阵,李贞总算是勉强想出了一个算是两全的方法。

    “殿下请说。”在李贞迟疑的时候,辩才的心其实也是一直都在提着的,生怕李贞不答应,现在李贞终于答应了,别说是一个要求,就算是十个要求也得应了。

    “很简单,我希望大师只宣扬佛法,不要参与当地的任何事,你可以治病救人,宣传佛道,但不得参与政事,包括在战争时期,你们的寺庙不得庇护任何人,我要让你们以佛祖来起誓。”这就是李贞想出来的两全之法,因为在他的谋划中,未来是需要死很多人的,这些人里有九成九都是异族人。李贞本来就要顶着巨大的压力,如果再让这些和尚们添乱,就更麻烦了。

    “这......结交权贵也不行吗?”辩才问道,因为想要宣传佛法,从上层下手无疑是最好的方法,自古以来上行下效,这是放在哪里都是颠不破的道理。只要上层愿意信佛,下层自然会慢慢接受佛教,可是如果不结交权贵,怎么向他们宣扬自己的佛法?

    “结交权贵自然可以,但是不能参与他们的国事,包括向他们提供建议之类的,也不能接受他们的官职,更不能控制那个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