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五章 粗大事了+暂停行军+多少人手-第2/3页





    而且就算六诏不袭扰越州,北进就是江南道和剑南道,这更加的要命,剑南道也就是川蜀,是天府之国,是大唐仅次于关中的另一大粮仓,在南洋没有开发出来之前,这两处地方可谓保证了大唐一半的粮食供应,地理位置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江南道西部倒是没什么重要的,问题是这里军备防护疏松,地方卫戍部队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如果让他们盯上这里这里已经算是大唐腹心,如果这里遭受破坏,那么大唐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如果是让你们师的话,放在你面前的就不是中旨而直接是圣旨了。”王亭初叹了一口气:“在咱家临走之前,陛下已经和朝中诸公已经吵翻天了,但是终究没有商量出一个合适的对策来。”

    “也对。”李靖点点头,他不用亲自参与,光是用猜就能猜出来朝中如今的情况肯定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叫嚣着要给六诏一个教训,否则一旦让六诏得势,大唐内部可就完了。

    而另一部分则同样是理直气壮,大唐内部重要,难道南洋就不重要了吗?要知道这里可是关乎着大唐几百万生民接下来的生活状况啊,如果这里丢失的话,大唐将会真正的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现在两方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连房相和杜相都分成了不同的阵营,谁也说服不了谁,事情就这么僵持着了。”王亭初将朝中情况介绍了一遍,又问李靖道:“所以咱家在临走前,陛下让咱家问一下卫国公,你的意思是什么?”

    “陛下是想问臣能用多长时间灭掉侯君集吧?”李靖当然听出了李世民话里的意思,如果自己能短时间内灭掉侯君集的话,那自己自然可以继续进军,毕竟六诏如今只是吞并了一个岭南西部而已,等他们将吞下的肥肉全部消化掉,少年军早就已经来了,到时候再找六诏的霉头也不晚。

    但如果自己短时间内搞不定侯君集的话,那就只能先去干掉六诏,至于侯君集就只能让他逍遥法外一段时间了李靖等人没有想到,承剑溪的谋划究竟有多大,如果最终大唐真的走这一条路的话,接下来迎接大唐的就是一组连环拳,这样的情况下,大唐如果没有战略性武器的话,可能就真的要按照承剑溪的安排一条道走到黑了。

    当然,对于承剑溪才谋划,李靖和李世民现在的不清楚的,李贞就更不清楚了,他们现在还在商量到底是先内后外还是先外后内呢。

    “没错,陛下就是这个意思。”王亭初也没有否认,这种事情其实也没什么好隐秘的,李靖也不是外人。

    “这个不好说。”李靖缓缓摇头道:“如果我的敌人只是侯君集和那十万精锐的话,灭掉他们我也用不了多长时间,问题是我们暗中的敌人会任由我们灭掉侯君集吗?”

    “这倒也是”王亭初充满皱纹的脸上更是皱的成了一朵菊花,敌人既然敢下这么大的棋要说他们没有后手,那是不可能的,就是不知道他们到底准备干什么,但是无论他们准备干什么,也绝对不会让李靖就这么轻易的干掉侯君集的,他们肯定还有什么后招等着李靖呢,这些后招或许不能灭掉李靖大军,但是给他们造成一些麻烦,拖延一下时间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既然陛下的中旨到了,那末将就遵从陛下的意思吧。”李靖也知道话聊到这种程度,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剩下的就只能靠朝廷那边的决断了:“不过还请王司使禀陛下,臣只能在这里等半个月,否则一旦让侯君集将他的军队聚集起来,那就不好打了,还请陛下皇帝朝廷早下决断。”

    “将军放心,此话咱家会带到的。”王亭初点点头,转身退了出去,他还需要立刻李世民禀报情况,根本不能在这里停留。

    “来人,将左骁卫大将军和监军大人请来。”王亭初走了,李靖思考了一阵,心中有了另外的是法,因此打算将薛仁贵和魏征叫来商量一下。

    在少年军里,薛仁贵其实才是真正的掌控者,不过李靖毕竟有龙血扳指在手,即便是薛仁贵也不得不听命令何况,薛仁贵还是李靖的徒弟,早年间在打东突厥的时候,他和房遗爱和杜荷就跟随在李靖的身边学习兵法和战场经验,双方是真正的师徒关系,这点和侯君集还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