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夺嫡之争-第2/2页





    第三个是李恪,在皇储之争中,李恪同样也有机会。他是李世民所有儿子中,最像李世民的一个,甚至连李世民都称赞他‘英果类我’。更身负杨李两大皇族血脉,尊贵无双。

    如果继位的人是他,那他将得到前隋遗族以及隋朝遗臣们的倾力支持——不要以为隋朝灭了,前隋杨氏一族就败落了,这是不可能的。那毕竟是一个皇朝,还是曾经一统天下的皇朝,虽然被大唐取代,但他们究竟还隐藏着什么样的底牌,谁也不知道。

    另外朝中还有不少前隋时期的遗臣,如果结合起来,同样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可惜,身负两朝血脉,是他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劣势,因为唐朝中虽然有前朝遗臣,但更多的却是靠着造隋朝的反而上位的,他们绝不会允许自己辛辛苦苦推翻的隋朝后人,继承皇位,哪怕他同样也拥有李氏血脉也不行。

    最后是李治,李治同样是李世民的嫡子,与李承乾李泰一母同胞的血亲兄弟,不过和两位哥哥不同,李治前期的表现相当的低调,史书上的评价是‘李治幼而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都是对他品德方面的称赞,对于他的能力却没有做太多的描述,加之他年纪太小(贞观二年出生,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是贞观十七年,那时候他才十五岁),按说太子之位是怎么也轮不到他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李承乾和李泰斗的太狠,双双同归于尽,李恪被立为太子又会遭到满朝群臣(尤其是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皇储之位是怎么也轮不到李治来坐的。

    至于李贞……

    李贞背后并没有什么大势力,他的母族燕氏虽然也曾经辉煌过,不过到了唐时已经没落,整个母族中只有一个燕敬嗣算是高官,也不过是鄂郓二州刺史、昌平郡公罢了,虽然也算显赫,但相较于那些顶级家族还差了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