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三十一章 章质夫-第2/3页





    王安石当然不可能隔绝内外,但在章越面君前叮嘱一番还是必须的。

    此事由在两边都说得上话的章楶来办再好不过。

    第二个就是去枢密院。

    章越在众宰执面前谈论制夏攻羌方略。

    没错,是王安石等所有宰执们一起排排坐,听你讲课。此去就相当于参与制定国策,以后大宋对西夏,对青唐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战略态势,你这一次的发言至关重要。

    在章越进言之前,必须与王安石有所默契,这也是章楶来此的用意之一,他要探探章越口风,免得与王安石的全盘计划出入太大。

    章越这一趟进京最要紧的就是这两件事,当然还有后续赏赐等等。

    不过赏赐不会太重,因为官家之前认为木征,董毡没有生擒,拒绝掉了王安石等宰相的拜贺。皇帝都没有接受,也有让下面的将帅们再接再厉的意思。

    章越大概不会有什么赏赐,但跟随他进京的蕃将及功臣都会有犒赏。

    下面章楶与章越的对话,就是代表了王安石。

    章楶一下子就开门见山地问道:“越哥儿,听说你这一次去洛阳见了司马学士?”

    章越点点头道:“是,见了一面。”

    章楶道:“此事王相公知道了。”

    章越道:“我既光明正大地去,便没打算瞒着人。不过还请王相公放心,在君前奏对时,我不会与官家言一字不利于新法之言。”

    章楶闻言欣然,章越是朝中公认的有德君子,他说过的话,作出的承诺都是能兑现的。

    章越既说不会讲一个字不利于新法的话,那就真的不会讲。

    章楶对此深信不疑,王安石也是相信的,如此自己回去后向王安石转述也可以交差。

    章楶问道:“不知制夏之策上,越哥儿有什么高见?”

    章越从袖中取出了一纸道:“这是我在熙河两年建言的十策,我的方略都在此中,你可以拿回去参详。”

    章楶看了感叹心想,什么是明白人,章越这样的便是明白人。

    难怪章越非王安石心腹出身,却能够获得节镇的权位,除了他个人能力出众外,更要紧的是他始终是个明白人,在不依附于宰相下,却又能良好地处理与宰相的关系。

    如果不是个明白人,就算能力强到逆天,别人也不敢用你。

    章楶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感到这一趟的差事办得着实太轻松了。

    章楶亲自给章越斟酒,他心底对这位同族兄弟的佩服已是上升到了一个新层次。

    章楶给章越斟酒后道:“越哥儿,以往我对你有不敬之处,你却不计较,还荐我至韩宣相幕下,今日我向你感谢也是赔罪。”

    章越笑道:“我荐你给韩宣相也是唯才是举,不论亲疏的,若非知道楶哥儿你善于边事,我也不会引荐的。”

    章楶叹道:“这番出人头地的机会不是说给就给的。”

    “越哥儿心胸开阔,乃我所不及,他日必鞍前马后报答,说实话当初惇哥儿对你也是看走了眼。”

    章越听到‘惇哥儿’三个字,脸突然一沉。

    章楶意识到这点立即道:“越哥儿,凭良心的说,惇哥儿当初对你办得事着实不地道,我得知经过实在是有欠妥当。”

    章越微微一笑,随着人地位的改变,当初的对错也会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